园林文化 ---------  □ 雪仙【董事办】  
 


广场代替了园林,
多元代替了一元,
对话代替了冷战。

暑假去了一次大连,在星海广场,站在“书”上,面对大海,浮想联翩。星海广场有一片脚印,从远古走来,由赤脚到皮鞋,走近一本巨大的书,这本翻开的书比篮球场还要大,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在书的外面是辽阔的大海,象征着人类还未探索的知识海洋。

近年来,各个大小城市甚至乡村,都在修建广场,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广场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由此想到了古代人的休闲,相到了大院儿,想到了园林。

古代和近代的商人有了闲钱首先是买地、盖房子,房子不断增加,就成了大院儿。流传下来的如山西的乔家大院儿,那是为家人建造的,他要娶上若干个老婆,生若干个儿子,希望家族永远兴旺下去,可是他们不懂,配偶是不可能并存的,多一个配偶就是多一派敌对势力,所以,“大院”在他死后就会被划分掉,流传不会久远。

大院儿是商人建的,园林是仕人建的。古代和近代的“仕人”有了闲钱都修建园林,修建园林的目的比较复杂。
这要从陶渊明说起。

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那种超然无争的境界,那种纯朴安逸的生活,加上那种依然忧国忧民的期待,深深影响着历代文人。他们羡慕那种生存状态,可是内心又充满矛盾,毕竟,读书科举不是为了出世的。 真要让他们像陶渊明那样“出世”到死,并不甘心。其实,在《桃花源记》中,陶源明也不是真想出世的,不信你就研究一下“出世”和“以退为进”这两种情绪在文中的比例,看看哪种多一点?

“世外桃源”引来了“园林文化”的繁荣,到隋唐时期,酷爱园林的风气在文人士大夫中十分盛行,王维和白居易都曾作诗描写。明清时期就有了专门的园林工匠,还出版了专门的书籍,如《长物志》和《一家言》。

可别小看园林的作用。

仕途难免曲折,未得志,得志,不得志,东山再起——在这起伏跌宕的过程中,园林成为他们的心灵家园。
首先,园林是用来“期待”的。 仕人骨子里都想着“入世”,只有在“失宠”和“不得志”的时候才会想到“世外桃源”,那是为了暂时回避皇权,有朝一日再走进权力中心。大山里的“桃园”远离都市,加上交通工具落后,信息闭塞,与世隔绝,那绝不是仕人真正想去的地方。于是他们在都市附近,在皇权所及的地方,修建园林,既可做出与世无争的姿态,又可在需要的时候再次出山。

其次,园林是用来“交友”的。“乔家大院”那样的院子是封闭的,园林则是开放的,这里是聚会的场所,常常高朋满座,饮酒做诗,在园林里形成了学术帮派,甚至是政治帮派。

再次,园林是用来“享受”的。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纯自然的,太清苦;“园林”则有山有水有景观。历代文人所修建的园林,风格各异,刚柔相济,集人文与自然于一体,园林的结构体现着主人的性格乃至世界观。
另外,园林里的土地有些用于生产,园林外的渠壑则有军事性质。

因此,好的园林传世久远。

“仕人”崇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忧国忧民,“达则兼济天下”,实在不得已的时候,退居园林,“穷则独善其身”,中国的“园林文化”如此发达正是他们“可进可退”的心理写照:能“进”就造福一方,不得不“退”就隐居山水,在园林里著书立说,享受生活,期待再起。

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仕人”的心理需要:一则清高,不肯同流合污;二则未能免俗,总想走近权力中心,要教化他人。于是他们借寄情山水来修身养性、期待明君。

仕人的存在其实代表的是“官本位”。那是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现如今,教育的普及消除了文化精英的神秘,经济的发达消解了官宦的权威,法制的建立提高了“人”的价值。

人的多元化发展代替了一元化,人们可以做出多种人生选择:当官、经商、做学问,等等,人人有选择的自由,更可喜的是,不仅有“选择权”,而且有“实验权”,还有“放弃权”。放弃的时候,退出成本很低,甚至没有退出成本还有“利润”,因为,你在那个领域干过,就积累了“人脉”,就了解了它的“游戏规则”,也许日后还有用。受教育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人可选择、试验、放弃的机会就更多。

广场代替了园林,多元代替了一元,对话代替了冷战。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在忙的同时,思考一下身边的变化,也算是一种享受。

[作者系集团董事会办公室研究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