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也好,锦上添花也好,“捐助者”和“被捐助者”是“双赢”的。

为了“好名声”
 
雪仙【集团董事办】
几十年了,我们一直宣传“无名英雄”。我就一直不明白:“无名”怎么算英雄?成为“英雄”的前提一定是家喻户晓、人人称颂,没人知晓的人怎么可能是“英雄”?雷锋是英雄,如果当初不宣传他,他能成为几代人学习的楷模吗?

英雄一定是有名的,有一个“好名声”。无名的人,不可能是英雄。

“无名英雄”成了一个怪论,这个怪论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的英雄梦!数十年来,多少学雷锋的后人,真的不求名不求利,结果呢?或者没人知道他们,或者还被误解,说他们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动机不纯”。 结果,做了好事反而像做了贼一样,不敢说。

为什么不能“名正言顺”“大大方方”地做好事呢?

4月,原黑龙江兵团32团为重建引水工程搞了一次募捐,当年在北大荒下乡的知青有54万,假如动员10万人捐款,每人捐100元,就是1000万,这不是小数字了。

开始募捐宣传,问题马上就来了,以一个连队为例:该来的人只来了一半。号召说“捐100不少,捐50也算尽心”,结果,来的人大多捐100。其中不乏成功人士,不是捐不起,是不敢带头多捐,怕老荒友说自己“出风头”。没来的人还放出风言风语,说那几个倡导者是为了捞取个人好处。

这多委屈,都是快退休的人了,早就离开北大荒了,还有什么“个人好处”?不就是想念那块土地和那里的老职工吗?不就是想“回报”黑土地的10年养育之恩吗?

自己不想做好事,还讽刺别人。当然,这不能全怪他们,这是几十年社会教育的恶果。这就是数十年来鼓励做“无名英雄”结出的果实。做好事只能像做“贼”那样偷着做,大张旗鼓地做好事就是“目的不纯”、“别有所图”。

几十年的媒体宣传也是这样误导的,记者问:“你做好事时是怎么想的?”答曰:“我想到了雷锋。”没有一个人对记者说:“你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我什么也没想,看到别人有困难,如果我帮一下,他就能摆脱困境,我就帮了,只要对方说一声谢谢,就足够了。”

这里面有两层道理:

第一层道理:作为做好事的人,做好事不是为了宣传报道,我只想留下一个“善良”的好名声,让身边的熟人知道,我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第二层道理:作为捐款的受益者,一定要尊重捐款者的好心,要感谢。

受益者如果是一个家庭,那么,要说声“谢谢”,在你的困境好转以后,要把爱心传递下去,也去做好事,哪怕只是扶老人过马路。

受益者如果是贫困地区,是一个灾区,一所大学,那么,一定要把捐助的事情记录下来。在村里,在校园里,或竖一座碑,或出一本书,写上: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事,得到了哪些人的捐助,结果如何,等等。用这种方法传递一种助人的精神。

再说北大荒这次捐款活动,后来,改变了模式,倡导者们印制了一大批信封,要求每个捐款者把钱装进信封,还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地址,联系电话,并郑重承诺:北大荒要修建一座碑,把捐款者的名单刻在碑上,按捐款额度排名,额度相同时按姓氏笔划为序。

这么一改,参加的人空前踊跃,北京工人俱乐部人山人海,热闹的场面持续了3个小时。一批批知青对着北大荒电视台的镜头呼喊老军垦的名字,3连知青硬是把3连老职工的名字全喊到了。饮水工程像一条纽带,把知青和老北大荒人再次连接起来了。

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因为,北大荒要建一座碑,要向后人讲述“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故事。真是久违了,现在的媒体好像很少倡导这种“感恩”精神了。

做好事不求感谢、不求名、不求利的人究竟有没有?

我的答案:没有。

做好事不求名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心理底线,那就是为了“积德”。积德是什么? 是求老天爷保佑,这还是有所求。老天爷公平,老天爷不会讽刺谁“出风头”,老天爷坚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们相信这一点,于是,烧香烧给观音和老天爷,捐款捐到庙里。

多么悲哀,这是不相信人类,对“得到人的尊重”失去了信心。

其实,捐助是“捐助者”和“被捐助者”双方的事,不需要媒体掺乎,如果媒体真的要掺乎,记者们要换一个角度:去采访“被捐助的人”,宣传的立足点应该是:“被捐助者”感谢“捐助者”,让他说:自己渡过难关以后,一定会传递这份爱心。

把争做无名英雄改成 “做好事就能得到对方感谢”,“做好事就能得到熟人认可”,“做好事就能有好名声”,到了那时,人们才会认为:“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被人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没有强者和弱者。谁都有可能碰到困难,我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我需要朋友和社会的帮助。渡过难关后,我也会帮助别人。一个帮一个,一群帮一群,将爱心传递下去,我们的社会必将是明朗的、善良的、和谐的。
[作者系集团董事办研究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