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换个角度看世界
大概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几乎是每次坐飞机都能瞥见有老外捧着一本《The World Is Flat》,而且读得极认真。起初我认为是和《断背山》一样流行的小说呢,后来才发现是本很耐读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他以记者的文风,讲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并从这些故事的背后发现了他眼里的世界。“哥伦布向国王与王后报告说,世界是圆的,并且以这个发现而名垂青史。我回家后只和老婆一人分享我的发现,声音还压得很低。‘亲爱的’,我附耳说:‘我认为世界是平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将1492年至1800年称之为全球化1.0;1800年至2000年称之为全球化2.0;而2000年后他认为人类开始踏入全球化3.0。世界在他的眼里似乎变成了不断升级的一种软件。他说有十辆推土机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一点一点地铲平,第一辆推土机是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柏林墙一到,井底之蛙好像突然可以和全世界好多井的井底之蛙沟通了”。接下来的其余九辆推土机依次是浏览器网景的上市、软件业的发展、开发源代码、外包、内包、供应链整合、海外生产、信息搜索以及为以上推土机提供动力的数码整合技术。托氏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叙了十辆推土机铲平世界的活动后,不无兴奋地说:“我们现在可以把全球的知识中心联结起来,整合成单一的全球网络,创造出繁荣且创新的伟大时代。”托氏言语间充满了对全球化到来的欣喜之情。

其实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定性,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托氏把世界定性是平的,至少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你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他的观点,但相信会把你引向一条路,怀疑会把你引向另一条路。正如先前曾经读过的Robert Frost的一首诗《未选择的路》中所体会的一样。

“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可惜不能都踏行/

我/一个行路人/站立了很久/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尽头/

走吧/踏上另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若有过往踏痕/那路还会如此吗/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覆盖在树叶下的两条路/

看不到践踏的污痕/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吧/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难以再回返/

年华渐渐老去/在某处/我轻轻叹息/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去踏行/

于是/有了别样的人生/”

读着《世界是平的》,我常常会想起《1405,中国发现世界》这本书,想起郑和和他的宝船。那是一个多么辉煌的年代,中国占世界财富的三分之一强,在明成祖朱棣及郑和的眼里,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也许七次下西洋后得出了我就是世界,世界是我的这样的结论?这些不得而知,只知道自此中国开始渐渐关上了自己的大门,直至西方的船坚利炮将此门野蛮打开。看来对世界真实面目的认识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面对难以定性、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必须首先努力去认清它的真实面目,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摆在个人、企业、国家和民族面前共同的命题。

对于个人,托氏说“你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抹平的世界里,好工作多得很,有知识有创意才有把握。”

对于企业,托氏说“想在抹平的世界中成长繁荣,最好学会如何随着自我改变、自我调适。”他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企业致胜七大法则:请找一把铲子向自我的内在挖进去,锁定公司真正的核心能力,作为推动公司在抹平的世界向前走的动力来源;在抹平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任务都必须透过企业内外的各种合作来达成,最好的企业将是最好的合作者。

对于国家,托氏提出了戴尔冲突防制理论,这个理论宣示:“世界上,隶属某一个全球供应链的任何两国,只要还在相同的供应链里,像戴尔之类的,就不会真的开战。”

面对抹平的世界,托氏对自己开出的处方似乎胸有成竹,也许他是对的。孙中山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能引领潮流最好,如不能则跟随,但千万别被抛弃,对此我们别无选择。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这可能有些一厢情愿,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我们必须更加勤奋,跑得更快,变得更聪明,才能确保我们可以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抹平的世界里,不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最好快跑。
[蓝屹/集团人事部助理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