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读旧书是一种品味,宛如游览中国古建筑。

有人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对于书而言,我以旧者为经典。往往越旧的东西越有味道,比如老朋友,旧古董,线装书,陈酿等等。

书是值得珍惜而宝贵的东西。它终究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先贤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喜欢读书的人,也一定是看中了书中的价值,不仅是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

物以稀为贵。喜欢读古书,必想要淘来看。即使有些书一时半会儿读不懂,也要买来放着慢慢读,边读边思考。我一个人时常抽空去中国书店淘旧书,比如公司附近的新街口中国书店,门脸不大,但是时而有点古书可寻。一次,看到一本俄文的封面发黄的小书,只是在末页的封底印有书章,上面写有“1948中共中央图书馆藏书”。好,还是解放前的馆藏呢!不知何故流落到旧书店来。要价十元钱。我不懂俄文,全然不明白是怎样一册子书。翻看文中内容除了年代的阿拉伯数字可以看懂之外,一字不识。真所谓“文盲”了。随后,赶紧抄下书名,买了书,托人去找翻译。之后知道,是一本叫《希望》的小书。我不由得自嘲道:我在一堆旧书里找到了一份“希望”。但心中油然欣喜。我认真地给这本书包上封皮,好好珍存在楠木新书柜的最上层保存。书柜的另外一层还保存有一套数本古医学类书,是从图书馆淘回来的。同样也是不懂医学,只得先珍存起来,作为古典,作为心间的一种珍惜情怀。

以前在学校时,有好心的导师会给学生开具读书目录单,那是最幸运的事。做学生能受到师长的指点,进步必然很快,免得一个人在偌大的图书馆里转半天,不知借什么书看好。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有心的领导会给下属同事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好在,读书永远不觉得晚。随时随地,只要有书可读,我就可以安居。比如现在的寄居所,胡同的后院,简单的书架,工作之余多数的时间都在小小的书房里度过。我以为这可算是一种清福吧。尤其是读旧书,古纹样,兵书,先人哲学,都是心境里一份闲适的享受。读书写读后感,随意的感受,或多半是摘录几句书中的经典,怡然而畅快。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看来,有些中国古典是非读不可的。在此也不用列举书目,四书五经之类,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无论对于理工科、文史法、政治财经公共关系,为人做事,都大有裨益。比如经书、史书,一些国学类经典,遴选而读。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现实生活中,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有之,但更多的还是说,忙于工作,忙于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此言差也。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为世尘劳事所扰,困于名利功禄,苦恼烦心。读书之气质,乃有一种清新爽朗之气。

诚然,不爱新书爱旧书,乃因为旧书之可爱,旧书之内容可幻想从前记忆,好比老屋子墙头的青苔,好比后院的老皂角树,好比门口青石板路印记的脚步,没有久远的积淀,是丰富不起来的。可是,我的脚步还是落在眼前现实的地上,不能永远盘旋在美好的记忆里。丢下旧书,肚子饿了,口渴了,困了,还得一口饭一口水一顿觉来充实身体。

读旧书,掺杂一些古文,多有裨益。比如文言文中的章法句法词法都很有讲究,一两句话就可描绘一幅美景、一番深情,流传千古。看一个人从小信手拈来几句古诗词,琅琅上口,视为很好的教养。旧书的可爱,还在于它的情趣。大大小小,字体各异,形形色色的排版、装帧,饭后睡前,在书架、在案头、在枕边,随意看来,爱不释手。一时间,忘了锅中熬的红豆汤,桌上新沏的普洱茶,香味四溢,于心间,于嘴边,总相宜。
回到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