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电力行业中,华润电力很耀眼。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电力行业“四小豪门”,在跑步式前进的过程中,华润电力完成了一次次惊艳的亮相与蜕变,2012年,华润电力六度入选《福布斯》全球2000强和普氏全球能源企业250强。

顶着如此多令人艳羡的称号,华润电力不俗表现的背后,发展动力有诸多来源。如果将视线专注其中,我们会发现来自于合作伙伴身上的巨大能量。春节前夕,我们采访了华润电力众多合作伙伴中的两家,上海电气电站服务公司与北京中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从他们的言语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华润的侧面影像,也听到了一则关于尊重的故事。

老朋友的无奈

“在华润还没进军电力行业的时候,我就与后来成为华润人的许多人是朋友了。”朱永和,北京中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安徽电建工作过,也曾在淮北呆过,距离华润电力的第一家电厂——彭城电厂所在的徐州,只不过60公里左右,这种地缘上的亲近,加上行业内部的牵线,用他的话说,“想不认识华润人都难”。

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与华润电力打交道的历程,也是见证华润电力由萌芽、成长,到壮大的历程。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中地与华润电力有着诸多的合作项目,包括蒲圻、曹妃甸、南沙、菏泽等许多厂,北京中地绝对是华润电力老资格的合作伙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凭借先期的良好合作而获得华润的特殊优待,在长久的合作过程中,他们也戳到过华润的很多玫瑰刺。

这些玫瑰刺尤其体现在华润人对品质的斤斤计较和对规范要求的严格上。华润广州南沙热电项目开工建设时,因为是老朋友了,朱永和总在和华润当时项目负责人的电话聊天中,类似于开玩笑似地接到了朋友的邀请,“到广州这边帮帮忙吧,你以前在电建,对基建这块儿比较清楚,帮忙看看。”就这样,一句话,朱永和总便给华润当了一两年的免费劳务工。平均两三个月去一趟,纯粹为了给朋友帮忙。朱永和总说:“以第三方的视角去看施工,如工程监理那样,视角和看问题的深度会不一样。当时有家湖南公司承担了基建任务,当时我对他们的项目经理说,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想和华润合作,你一个项目都不能干砸,必须将每一个项目做好,这样你才能有资本。这也是我对华润的认识。”最后,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前期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前期项目施工结束后,南沙电厂的后期维护开始招投标。投标时,在七、八家公司中,北京中地直接投了最低价,比第二位的报价整整低了100多万。再加上前期与华润其他电厂有过比较好的合作历史,各方评价都比较好,公司也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北京中地顺利中标。之所以让朱永和总自觉地将利润率压到最低,因为他了解华润,了解华润的经理人们,“我知道华润的规矩,两个人或两家公司关系再好,但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时会严格地站在各自公司的立场上,甚至一分钱都不会相让。这种感觉从蒲圻电厂招投标时,便深刻地印入了我的意识中,那次报价我亲自去了,当时我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了,结果蒲圻电厂还是硬给我压低了10多万。”所以这次南沙电厂招投标,朱总直接将价格压到了最低。谈到这件事时,朱总边笑边摇头说:“真是把我压榨光了。”

其实,上海电气电站服务公司的邵志祥副总也有这种体验,“华润的经理人公私太分明了,朋友都是好朋友,公司的事情根本不会松口。我去彭城很多次了,现在去徐州他们基本就带我去俩地儿吃饭,一个是农家乐,很便宜但很有口味的一个地方,像接待老朋友一样,花的钱很少,吃得很舒服。第二个就是在厂区食堂。真的是用心待人,不是流于形式。”

这就是合作伙伴,这就是朋友。

高效与责任

聊起与华润的合作来,上海电气电站服务公司很少谈到自己,更多的,是对华润人的一份钦佩。

2012年农历正月十五之前,邵志祥副总到徐州拜访客户,目的有两个,一是去华润彭城电厂拜年并进行业务沟通交流,二是去徐州另外一家电厂洽谈300MW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项目,并签订技术协议。

回到上海的第二天,邵总却意外地接到了彭城电厂给他打来电话:“邵总,你下个星期来谈技术协议,我们也打算进行通流改造。”邵总当时一愣,说:“你们的可行性报告、流程等方面都没走,能行吗?”彭城电厂回答说:“一边申请一边洽谈,能行,关键是年内你能不能给我们交两台设备的货。”邵总当即回答说没问题,但在心里却是充满了惊诧。当时他就想:华润的决策链这么短,太高效了,这可不是买一件10万、8万的东西,两台机组加起来5000多万啊。真是说做就做。

当然,决策上的高效、时间上的紧迫并没能阻挡华润人做事的那股认真劲儿。“对我们来说,与华润在技术指标方面的谈判最为艰难。供应商对自己设备的技术指标,总会留一定余地。但华润电厂的思路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技术指标余量给榨干。”邵总在说这些话时,脸上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笑意,其实,这里面还包含着深深的敬意。

2012年底,这两台机组顺利投入运行。其实,按照其他电厂的一般正常流程,从公司想要进行改造,到可行性评审、专家评审,再到各层级审批,至少要大半年才能签合同。然而,华润一年内就投入运行了。这是华润的速度,也是华润电力实力的另一个侧面的展现,如邵总所说,没有把握,水平不够,没人有如此魄力。

当然,在高效和负责任的光环背后,还有一些无法言明的东西,令人沉重,也令人感动,这就是付出与奉献。因为项目建设需要,华润电力的许多项目都需要抽调天南地北的华润人来建设,这样,很多经理人就需远离家乡、亲人。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副总裁、服务公司总经理邵建明说:“我经常到华润的电厂去,和华润人谈工作、聊生活,华润人真不容易,许多人都是离乡背井,想孩子了,就到学校门口,看看人家的孩子,感受下孩子们的欢乐和气氛,从心里讲,既心酸,更敬佩。”

俗语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但在守业时能保持着创业时的激情、干劲与责任感,毫无保留、一如既往地坚守对责任的付出与奉献,更是难上加难。

但在上海电气两位老总的眼里,华润人做到了。

“尊重”的意义

合作即意味着有甲方、乙方,在一些企业的合作中,甲方、乙方又意味着强势与弱势。然而,在北京中地与华润电力的合作历程中,朱永和总却说:“尊重最令人感动。”

回忆起当时与华润广州南沙电厂的合作时,朱永和总很动情,“刚开始时工作环境比较差,粉尘大,皮带上煤设施也还没有建好,我们的工人上煤就用挖掘机,非常辛苦,但他们仍然很乐意在那边干,这可能与华润的文化有关。当时华润电厂的负责人看到我们员工住的地方没有空调,在广州,夏天没有空调那是很难熬的,负责人二话没说,立马给我们员工的宿舍配上了空调。没电视,他就直接让员工把他办公室的电视扛了过去。有时候看员工辛苦,他们还会给员工们买盒饭、买酒,到现场与大家一起吃。员工不是在乎一顿饭或一杯酒,只是看到华润的领导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心里很热乎,也非常甜。即使累,他们也没有怨言。”

职业有分工,但人没有贵贱。合作的目的就是双方向同一个目标一起使劲儿,华润在身体力行,坚持“业主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的北京中地,也没有丝毫懈怠。现在,来自华润的业务占据了中地业务总量的五分之一。

但其实,与和其他电力企业合作的利润相比,北京中地在华润的利润最低。究其原因,朱总说,就是因为尊重。

在生意场上打拼了多年的朱总还给我们算了一笔“尊重”带来的经济账。他说:“其他人不了解,跟华润合作的最大好处是,我们的员工在给华润做维护或检修时,管理成本会很低,这种成本是精神上的软成本。我们的员工在华润,我们根本不用操太多心,不会劳神。他们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会得到华润领导视为自己员工的对待和照顾,工作方面他们也会自己主动协商与对接,根本不用我们公司管理层付出太多精力去处理,他们自己就可以主动地运行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空出精力来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事了。”

由此看来,尊重并不仅仅是拉近彼此间距离,让人们拧成一股绳的精神动力,在合作中,其还会泛化出更多的意义。尊重是道德的标杆,也是合作前行的风帆。

在上海采访快结束时,刚刚有事离开、去而复返的邵建明总经理笑呵呵地递给我们一张纸,说:“巧了,快来看看。”我们接过来一看,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感谢信,里面写到,“2013年元月一日,随着我公司#4机的顺利冲转,标志着贵公司总包的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3、#4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的全部顺利竣工。”“在机组安装检修期间,贵公司派到我公司的服务人员:项目经理车玮、上海汽轮机厂工代张裕根师傅,业务水平过硬,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责,机组的成功投运,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对贵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深信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合作会更加成功。”落款是,“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乐呵呵的笑容悄悄释放了内心难以掩饰的喜悦。这里面有自豪,同样也有他们对华润电力的感谢。

2012年,在经济好转、煤价下滑及电力需求增加等客观条件的推动下,电力行业整体表现抢眼,华润电力亦受惠其中,企业经营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获现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与那些称号相比,这应是最为直观、最为实在的成绩。然而,刨除那些客观因素,从合作伙伴的眼中,从一封感谢信中,我们亦不难知道,我们需要向谁致以足够的敬意。
[本刊孙良申、胡澂晔 采访撰稿]
回到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