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华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是一体的,这不只是一句口号,华润的历史也是华润的未来。

经济再上台阶所面临的障碍

曲折或波浪式前进是国家发展的常态。1979年后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的高增长,但从2008年后,增速持续下行,目前下行仍未停止。对此有很多的经济分析,但我们感觉经济学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增速的波动,增长不仅得益于资本、劳动和技术。现实的世界更为复杂,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需要历史和政治提供必要条件。

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起点上看,如果世界的主题没有从“战争与革命”变为“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很难出台。其次,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活动充满了竞争性,要维持增长,就需要对各种资源不断地获取和利用;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产业梯度,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竞争,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增长不仅是自身变化,还有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

按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但这取决于内外部众多因素,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根本原因是其在全球分工和交换体系里处于有利位置,其科技、效率、品牌、渠道、军事等等因素,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赢得有利位置也是最难的。战后,全球从低收入发展成为高收入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日本和四小龙,且基本为小型经济体。大国经济要成为发达经济体势必对原有分工体系提出重大挑战,也会遇到强力阻击,这将是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巨大障碍。

这种有利位置曾经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看成国家生存空间,他们认为:生存空间包括安全保障、廉价原材料、销售市场与垂直的分工体系。列强们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曾经引发两次世界大战。战争不是因为某些狂人和武夫的精神失常,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总和,但主动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是,德国错过了瓜分殖民地的最佳时机,因而希望通过战争来弥补。缺乏安全感的日本,从16世纪开始就不甘心其岛国的逼仄地理空间,不断试图从朝鲜半岛向中国扩张,在20世纪,这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其他国家扩张失败的教训。但中国作为大国,其人口超过OECD国家总和,经济要再上台阶,就必须改变在目前国际分工中相对不利的地位,甚至国际分工体系本身。

我们认为: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较大程度上是基于上述判断的,实质是改变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为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欧亚大陆舞台上中国的角色

摊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中国占据了欧亚大陆东部大块土地,虽然总面积要小于俄罗斯,但俄罗斯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加上西伯利亚地处寒带,人烟稀少,中国在欧亚大陆东部的影响力远大于俄罗斯。而欧亚大陆是这个世界的核心,虽然美国在多方面领先,但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人口的 75%。其拥有的企业和地下矿藏在全世界物质财富中占有大部份额,GDP占世界总额的约 60%,历史上的全球性大国均在这片大陆产生。

历史上,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部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自公元前3世纪形成,在明清达到鼎盛。不仅东南亚、日本、朝韩等65个国家和部族向中国朝贡,目前中亚几国所在地的国家,也进入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成为亚洲通行的国际关系体制。

朝贡不仅是政治关系,也是国际经贸关系,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基本在这一体系下进行。朝贡体系存在了两千多年,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土、人口、文化等方面拥有难以挑战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一体系有利于亚洲地区政治稳定和经贸往来。朝贡体系持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才逐渐结束,结束的过程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衰落和屈辱。

中国没有沉沦太久,近30年国力大幅上升,根本性地改变了亚洲的力量对比。我们猜测:“一带一路”战略虽然是借用“丝绸之路”的称谓,但长期目标与历史上的朝贡体系有一定的相似,即恢复中国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

当然新的体系与朝贡体系有很大不同,不会有国家成为中国的属国,目标是形成稳定的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互补互利的地区经济分工体系,借此提高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如能实现,中国将能从中高收入国家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这不仅会改变全球经济结构,还将彻底颠覆18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优势地位。

历史责任与未来挑战

今天的中国如果不去披荆斩棘、改变不合理的全球分工体系,那么“中等收入陷阱”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会指责今天我们的无能与怯弱,就像我们今天看待明朝的“海禁”与晚清的无能。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是为了从全局看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华润的成长和发展一直是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紧贴在一起的,不管是当年的华润人冒着生命危险,筹集抗战物资、转移民主人士,还是改革开放后,华润通过“面向内地”,实现几次“再造”。从现实的角度看,华润也需要“走出去”,华润的一些产业正步入成熟期,发展空间有限。但在未来亚洲新的分工体系中,通过产业梯度转移,这些产业还会有很大的机遇,这里正孕育着“再造”的空间。

对于当下的华润来说,国运即企运,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战略站在一起,是由华润的历史使命与发展前途共同决定的。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一带一路”与华润的“走出去”战略注定会面临很多艰辛,困难和风险是必然的,甚至可能出现局部的失利,但这些都是国家和华润去赢得未来所要付出的代价。

一位诗人在1976年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写下这样的句子: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华润今天也站在一个历史的重要关口,过去的荣光与未来的挑战,驱使我们这代华润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样才能不辜负每一代华润人的期望。
回到目录    下一页 

站在历史关口,只能披荆斩棘     邱志承 [集团战略管理部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