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Channel(id=14342, showChannelId=null, siteId=6840, name=全部杂志, parentId=1, typeId=0, modelId=null, code=magazine, onlyUrl=0, templatePath=null, templatePathMobile=null, path=${channel.code}/index.html, url=../../magazine/index.html, mobileUrl=../../magazine/m_index.html, contentPath=${channel.code}/${content.createDate?string('yyyy-MM-dd')}/${content.id}.html, sort=1639129631659, isDeleted=0, isRecycle=0, recycleTime=null, hasStatic=1, hasStaticContent=0, createTime=2021-12-10 17:58:04, updateTime=2022-10-24 11:05:40, createUser=32748, updateUser=32492, hidden=null, status=1, isHomePage=0, publishDate=null, isPublish=null, colour=null, channelTplId=null, pageSize=null, docCount=null, isChildren=1, userId=null, flag=null, menuId=null, menuFunList=null, channelExt={}, isAuth=null, isPreview=null, homePageId=null, pcTpl=null, mobileTpl=null, isPreviewVisible=1, isOpenIndex=null, openCdn=0, commentAudit=null, commentRequiredLogin=0, commentSupportReply=0, levelPath=1/14342, isPraise=null, total=null, skipLink=null, isOpenPrepublish=null, prePubType=null, isShare=null, isFavourite=null)
年年岁岁

年年岁岁

 

循环往复

 

在轮回之中

 

节日标记着新一轮的起始

 

它诞生于日常

 

同时又为日常注入不寻常的期待

 

历朝历代、世界各地的人们

 

汇聚了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将他们的愿望或是失落

 

喜悦或是悲伤

 

得意或是恐惧投射在节日中

 

因为节日是生活的萃取

 

所以从人们过节的方式

 

我们可以一窥不同文化的发源和变迁

 

正如春节的面貌并非一成不变

 

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

 

过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尽管如此

 

节日不拘古今中外

 

其实都承载着下一轮的希望

 

春节之名下的变迁之实

 

起源

 

原始社会:腊祭始称蜡祭,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为了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而举行的年终祭祀,同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新年祭祀习俗即发源于此。《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一段『蜡辞』,也就是祭祀时向百神的祈求:“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可见,蜡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蜡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成为“清祀”,都含有除旧迎新之意。周代恢复本名“蜡祭”,无论天子诸侯、官宦百姓,年底都要进行一次『岁终之祭』。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八神,依次是: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先啬及司啬是农业神,主管收获。而农邮猫虫等有“助啬之功”也要感谢祭拜。到了秦汉时,“蜡”开始改称为“腊”,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秦朝时期将夏历十月初一定为新年,并祭祀先祖。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制度,不过将祭祀改为农历一月初一。直到历法确定以后,腊的种种祭祀才逐渐被分散并融入后来新年的各种习俗中,尽管隋唐时期蜡祭依然隆重,但其核心内容已经融入了新年。

 

变迁

 

魏晋:魏晋人讲究在腊日团聚,在腊日也要喝腊日粥。腊日粥和腊八粥不同,没有花生和豌豆──这些食物都是魏晋以后才引进到中国的。腊日粥的主料有大豆,青菜,盐,菜油和花椒。腊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日就是除夕。除夕这天,族人团聚,祭祀祖先,喝大酒,吃环饼,把葱、韭、薤、蒜等五辛凉拌下酒。大年初一,魏晋称为“元日”。元日那天这样过:早上起来,吃岁饭,在堂屋门口生一堆火,把竹子扔进去,烧得啪啪作响,这就是“爆竹”。大门上要粘贴鸡形的剪纸,门首插上芦苇,门上挂桃木,儿童的衣领上要插一根柏树枝。爆竹、芦苇、桃木、柏树枝可以驱鬼,门上贴鸡形剪纸,则是为了把赶跑的鬼挡在门外。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牧马图

 

唐:唐朝过年有政府规定的“除夕元正假”,共七天,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初二、初三。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白居易写自己家过年的情景时就说:“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叫“传座”。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在院里竖起一根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日本,演变成了“鲤鱼飘”。元日,要喝屠苏酒和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这两种酒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喝,原因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唐朝人过年也吃甜食:比较著名的有“胶牙饧”。“饧”是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饺子在唐朝也已出现,叫做“汤中牢丸”,吃的时候带汤,汤中会撒芫荽。

  

>唐人宫乐图

 

宋:宋代也过年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角子”为饺子一词的词源。同样,宋人过年要饮屠苏酒。不同的是,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宫廷高院深墙内燃放爆竹的声音,传到了宫外。宫外大街小巷都有人竞相燃放爆竹。据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有单响、双响、连响。其中,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包含了现代火箭技术的基本原理,令人惊叹。同僚亲朋之间拜年互贺新春更是免不了的,有趣的是,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因为亲戚朋友太多,时间不够,本人不能亲自前往,就让仆人拿着自己的名片去往别人家,也算是拜年了,周煇《清波杂志》载:“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

  

>冬日婴戏图 宋

 

元:元朝人的过年习俗也由于地区的不同带有浓郁的地区色彩,许多习俗与现在一样,比如守岁,祭祖,年夜饭等。元朝的首都大都已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每到过年这种大节庆时期,商业活动便十分频繁,至于在朝中,各官员一般都是沿用元代统治者的生活习俗,吃羊肉、喝奶茶。

 

明:到了明代,名片拜年的风气比宋代更盛。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鞭春牛的场面是很热闹的,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后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最终是将一头土牛打得稀巴烂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据说扔进自己田里,就是丰收的象征。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年画中,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走百病”从明朝开始有,当时仅限于妇女,以前过年对妇女的戒律很多,从进了腊月门开始,妇女们就受到许多束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身体劳累,容易生病。于是每年正月十六,便以驱除病邪为由出门四处游走,天长日久,形成了“走百病”的习俗。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清:清朝春节采用汉俗,也有一些独特习俗,如立索伦杆。除夕的时候,在庭院中树立一根五米左右的高杆,杆顶上放一浅方形的锡升。锡升里装有猪的五脏,被细细剁碎,供乌鸦和喜鹊来食用。过年的时候还会跳庆隆舞,一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一方舞者身着满族服装,扮作狩猎者。舞蹈的结局,通常是狩猎者成功猎取动物。沙琪玛是过年时满族祭祀先祖的节日糕点。满族入关后,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冰嬉图 清

 

民国至今:民国以后,为了与国际接轨,将公历纪年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

 

承载春节的文化符号

 

桃符:春联的前身

 

“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淮南子·诠言训》说『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桃棓可以击杀羿,因此就具有很强的镇邪驱鬼作用。桃木上面画画和写字,就变成了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神荼”、“郁垒”传说是能捉鬼的门神。《黄帝书》记载: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

 

又据汉代王充在《论衡·订鬼》中引《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桃符随桃木、桃人、桃板发展演变而来,功能是驱鬼辟邪,而且春联、门神皆起源于桃符。直到宋代,春联还称为“桃符”。王安石《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写,从而成为年俗之一,则是明朝的事,桃符那时才改称为“春联”。明末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颁布圣旨以后,写春联、贴春联之风开始在民间迅速流行起来,贴春联习俗便沿袭至今。总之,春联萌芽于先秦两汉,成长于六朝,成型于唐宋。至于作为流行的习俗,则是明代以后的事。

 

年画:桃符的分化

 

年画起源于原始宗教,与节日、民俗等密切相关。原始宗教中重要的祭祀仪式固定时间后形成岁时节日,如春节的出现,贴门神是为了驱鬼、驱兽,后来逐渐衍生成为装饰艺术。目前有记载的即秦汉时期的门神,也叫桃符,即年画的雏形。在《荆楚岁时记》中“正月一日,绘二神贴于门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自造纸术发明后,年画逐渐成为纸制年画,生产制作更灵活好普及,承载了桃符的绘画部分。

 

自唐宋以来,年画进入了成熟期,门神中神荼、郁垒被秦琼、尉迟恭、钟馗等替代,甚至至今都在沿用。随着年画的发展,年画的主题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如祝福、祝喜等,表达了大众的美好愿望。唐宋的繁华景象加大了年画的影响力,年画已经成为当下风俗中的代表,木版年画也已诞生,最早的当属南宋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元明清时期,年画进入盛行期。一方面,戏曲、小说插图的出现间接地加快了年画的发展;另一方面,雕版印刷术的加入出现了彩色年画,使年画更加绚丽多彩。尤其是清朝,年画的主要对象集中于历史故事、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而且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明暗透视等表现技巧。

 

清朝末期开始,我国战乱频繁,社会状态急剧变革,年画逐渐显现出衰退。晚清到民国时期,年画基本集中于三条主线:一条是以新事物、新风景为主要内容,如《新出夷场十景》等;第二条则以学习新文化、办新式学堂、提高女权等为主体;第三条主要描写战争,提倡爱国人士的觉醒。但是年画整体上进入了式微状态。尤其到了21世纪,传统年画受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冲击,几乎濒临灭绝的危险,不仅产地稀缺,而且后继无人,杨柳青年画、朱仙镇年画、绵竹年画、杨家埠年画等都空闻旧时盛名,而不复繁华状态。现在传统年画基本成为收藏品和展品,主要为历史文化、民众的审美等提供研究依据。

  

 

节日不同,喜悦相似

  

 

俄罗斯:谢肉节

 

谢肉节的日期为每年东正复活节前的第8周,即二月底三月初,节日源于东正教(在俄罗斯大部分是信仰东正教)。在以前的东正教有40天的大斋期,要求人们禁止吃肉、奶制品和娱乐活动。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会搞些纪念活动,尽情狂欢。如今生活中,俄罗斯民众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些规律,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节日,而且这个节日还持续好几天。节日这天一定要吃薄饼,薄饼呈金黄色,象征着太阳,表示春天的来临和白天越来越长。这种薄饼原先用面粉、黄油、鸡蛋、牛奶、土豆或奶油、调味料制作而成。人们用稻草和布条捆扎象征冬天的玩偶,并将它们放在家里。入夜时分,人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每当“谢肉节”来临,俄罗斯人上街游玩、歌舞、游戏、溜冰、滑雪,这也是小商小贩们做生意的大好时间。节日里,各地还举行化装游行,彩车上载着人们装扮的寒冬女神、俄罗斯三勇士等神话中的人物,人们载歌载舞送别寒冷的冬天,迎接温暖的春天。

 

印度、尼泊尔:排灯节

  

 

这是世界上最广泛庆祝的节日之一,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它是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庆祝排灯节为期五天,不同种族、宗教的人都会热烈同庆,通常举办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底之间,在印度历8月朔望月的月末,即在印度阴历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排灯节没有正式的典礼,它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圣诞节和新年庆祝活动相似。为了表示对神祗们的尊敬,人们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进行粉刷。人们穿新衣,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在黄昏的时候,为了迎接排灯节,印度的家家户户都会点起油灯。排灯节之所以得名,是由于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用陶土作的灯碗里,放上灯油,点上灯捻,在房子周围排排陈列,以驱赶黑暗,祈福光明。因为它们象征着光明、繁荣和幸福。

 

巴西:狂欢节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而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这一因素,导致了每年狂欢节的日期不确定,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欢节的活动从狂欢节那天的前三天就开始了,每天晚上进行,接连举行三天。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从白天跳到黑夜,快乐可以传染,不满得以宣泄。

 

马里:捕鱼节

  

 

一般情况下,非洲国家马里是不允许百姓进行随意捕捞的,但是在每年的特定一天,会开放湖泊。这一天也就是马里最为盛大的捕鱼节。在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守在湖边,因为捕鱼数量的多少关系到接下来一年生活水平的高低。对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个节日,而像是个需要紧紧抓住的希望。在进行捕鱼活动之前,要先经过一段漫长而壮观的祭祀仪式。在仪式完成后,一声令下,当地的人们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纷纷跳入湖中。

 

日本:新历年

  

 

日本人以前是过两个新年的,即元旦和春节,同我国现在的情况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为过新历年。阳历12月31日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日本人也有守岁的风俗,人们一边吃荞麦面条,一边观看电视台为新年编排的节目,男女歌星独唱比赛最受欢迎。

 

午夜时分,寺庙香烟缭绕,钟声齐鸣,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据说这是因为《佛经》里有“闻钟声,烦恼清”之句。日本人认为每敲一下,就会去掉一种烦恼,敲一百零八下,意味着清除所有的烦恼。钟声响后,人们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称为“初诣”(意即第一次参拜)。

 

每年从午夜到元旦,约有近8000万人参加参拜。元旦早晨,全家从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苏酒,共尝青鱼子、黑豆以及稍带甜味的酱油煮小干鱼等。据说这些象征吉祥的食物会带来子孙繁荣、身体健康。

 

英国、德国: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即便是战争时期。

 

1914年12月7日,英国大主教提出一个建议:为前线作战官兵提供一个临时间隙,以庆祝圣诞节。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德国方面的积极响应。家属和朋友们准备了信件、圣诞卡和包裹,包裹里面塞满了温暖的衣物、食物、香烟、药品。为了增加前线圣诞节的气氛,他们甚至还制作了小小的圣诞树。

 

圣诞之夜,德军官兵把他们用蜡烛精心装饰的圣诞树拿出来,放在堑壕的矮墙上。数百点烛光映红了堑壕。英军官兵也看到了这些光亮,监视哨向他的上级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骗局,不要开火,要密切监视他们。随后,英军官兵听到了德国人庆祝圣诞节的声音。参战的陆军中尉肯尼迪回忆说:“圣诞之夜,对面堑壕的歌声和欢笑声飘向我们,我猛然听到一个德国人在大声喊叫:‘英国人圣诞节快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德国人正在尽情地欢度圣诞之夜,情绪立即受到感染。一个英军士兵高喊:‘你也是!’随后,双方一起唱起了圣诞颂歌。”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