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防御机制是安全生产的专有名词,简而言之,就像两道保险门,第一道是把风险管控好,不让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出现隐患,第二道是对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出现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的要求,也体现了国家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的决心。仅四年后,华润三九就在2020年实现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覆盖,又在分析短板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九特色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模式。
随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标准的不断更新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已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抓手,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继续巩固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短板,夯实EHS管理基础,华润三九采用“1+8+N”分阶段推进落实的方式,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深化运维项目。“1”以郴州三九为试点,打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化运维实施范例,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到所有单位。“8”选取典型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与郴州三九建设经验,落实深化运维工作,并培养项目运维专家,发挥对第三阶段“传帮带”作用。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深化运维项目,风险辨识的深度、广度、准确度得到大幅提升,隐患排查内容、职责、周期清晰明了,针对性、可操作性提升明显,并且通过深化运维项目使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衔接更加顺畅、紧密。
深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一线员工力量,风险辨识、评价及管控从岗位至班组、班组至车间、车间至厂区,由下至上,打牢基础。隐患排查方面,厂区安全检查、车间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检查、岗位安全检查,由上至下层层开展,落实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
应急管理部及各地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也得到了充分整合,形成了完善的、统一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及成果输出模板,为后续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此外,固态危险源概念的提出,LEC评价缺陷的完善,对制药行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提级管理,直接列入最高管控层级,避免行业重点风险的评价及管控产生偏差。除常规作业外,将非常规或临时性作业纳入辨识、评价、管控范围,对检维修作业和高风险作业做到严管、严控,切实做到生产过程全流程辨识,常规作业与非常规作业全覆盖。
随着双重预防机制深化运维项目实施,华润三九各单位风险点、危险源、隐患排查数量增幅明显,为做好风险、隐患数据整合、分析以及使各单位更高效、便捷的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华润三九于2022年以郴州三九、观澜基地为试点,开发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2023年完成雅安三九、黄石三九等十家单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2024年推广华润顺峰、华润圣海等十家单元,2025年做到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全覆盖。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华润三九可直观的获取各单位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情况、动态更新情况及厂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
基于所有单位形成的双重预防机制总数据库,对华润三九整体风险分布、分析及管控重点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运用,依据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快速录入、更新风险辨识、评价、管控等信息,快速输出隐患排查清单及隐患整改追踪,提升工作效率。内嵌数据库+工作中动态更新,持续积累风险及隐患数据,实现EHS风险及隐患的数据内核。具有操作简化、模糊录入关键字快速匹配标准化描述输入功能,自动带出隐患对应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依据,使风险、隐患描述更准确,统计分析更科学。
后续华润三九将继续探索、推进EHS与智能制造、智慧园区、VR/AR融合,加快EHS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解决中医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EHS痛点和难点,为中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双重预防机制 深化运维成果衍生
1. 网格化管理
以“属地管理、分级管理”为原则,将安全管理工作交叉覆盖。一方面将各区域版块作为单元网格,在单元网格之间建立一种监督和管理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相互弥补的形式。另一方面将生产现场区域分格,织密EHS管理网格,配备完备的网格责任人,厘清网格内每个岗位负责管理的地点与场所、系统与设备,同时明确网格区域内所有负责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EHS网格化管理体系。
2. 厂区、车间风险平面图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产出成果,通过安全风险公告牌/标识进行危害信息公开,包括区域事故风险描述和危险因素控制、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应急联系人等。将风险信息融入可视化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推行落实的标准化、可视化。
3. 岗位安全明白卡
针对各个岗位制定安全生产岗位清单“明白卡”,明确各岗位操作流程、操作标准、注意事项及风险清单等内容,员工随身携带、照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