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上位史

柏拉图说:“人类如果不吃肉,就没有时间去写诗。”在时间演进中,肉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解锁人类文明和性格的密码。

 

稳定的肉食补充,让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根本无法匹敌的大脑,能够创造出语言和文字体系、制作和使用工具、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短时间内存储和整合大量复杂信息…那肉又是如何帮助人类站上食物链最顶端的呢?

 

 

500万年前

 

地球开始变冷,进入冰河期,非洲变得更加干燥,茂盛的森林萎缩,以水果、种子、花、树皮和块茎为食的古猿人可选择的食物越来越少,于是,肉类第一次进入人类祖先的食物清单,早期人类肉食占比约3%。

 

 

250-300万年前

 

原始石器的出现,让人类得以在粗粝的环境中开始处理生肉,也让肉食在人类食物清单中变得更普遍。

 

50万年前

 

随着人类进化的演进,远古人类的消化道缩短了,大量的能量被用于思考,大脑加速进化,体积逐渐变大。当人类学会了烹饪,肉类变得更容易快速有效消化,更好地为大脑供给能量,人类的脑活动也越发活跃了。

 

 

1万年前

 

为了放肆吃肉,人类开始尝试驯化牛羊,饲养家禽,最早驯化的动物是山羊、绵羊和驯鹿。随着固定农业的兴起,猪、牛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5000年前

 

为了更美味的肉食,人类开始使用香料。香料的加入,让人类对肉类更加痴迷。

 

公元100年左右,汉魏时期

 

魏晋以后,羊肉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肉食长达千年之久。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羊羔美酒”,猪肉却鲜有被提及。

 

 

900年前

 

随着生活改善,人口增长,可狩猎的动物越来越少,人类开始大量驯服羊、猪、牛和马,家畜变成了人类永不变质的移动粮仓。

 

 

400年前

 

清代,“猪”已经成为“天下之畜”,每过春节,京城常常要杀猪近十万头。1784年的除夕大宴,乾隆皇帝一桌就用去猪肉65斤及野猪肉25斤。

 

1950年左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已拥有8976万口猪,直至今日,猪肉的数量优势已经不可动摇。

 

 

2018年

 

中国仅猪肉消费就约有55900000吨,接近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未来

 

探索人造肉的发展前景

 

2019年,首款用大豆、豌豆、藻类等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模仿真肉口感的“人造肉”诞生,专家们预测,未来20年这种“好吃不胖、零抗生素、零胆固醇”的人造肉,将成为人类餐桌的主角。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