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顺应时代的功能地标

城市建筑

 

我国的城市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城市建筑主要包括古城功能需要的一些设施性建筑

 

主要有城墙、城楼、钟楼、鼓楼

 

以及城市中的桥梁、道路等

  

 

我国的城市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便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体系。

 

城市建筑主要包括古城功能需要的一些设施性建筑,主要有城墙、城楼、钟楼、鼓楼,以及城市中的桥梁、道路等。

 

北京钟鼓楼

 

大凡古城,多有鼓楼与钟楼,晨敲钟、暮击鼓,准点报时,这也是成语“晨钟暮鼓”的由来。钟鼓楼是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历史的重要建筑。

  

 

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鼓楼在南,钟楼在北,鼓楼“胖”,钟楼“瘦”,这两座建筑在中轴线上仅相距百米,互相呼应。

 

钟楼

 

钟楼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后来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鼓楼一起重建,成为钟楼,但不久后就再次被毁,现在的钟楼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的。

 

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通高47.95米。底层基座的四面均有券门,内设75级石阶可上二层的主楼。

  

 

钟楼的正中立有八角形的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铜钟一口。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它的钟声悠远绵长,圆润洪亮,在过去北京城尚无高大建筑的时代,可以传播数十里远。

 

鼓楼

 

鼓楼初名齐政楼,于钟楼同时兴建,明嘉靖年间进行了部分重修。楼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型古代单体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