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口罩背后的争夺战

 

 

一片长度不超过18cm,宽不过9cm的口罩,居然会成为庚子年伊始最紧俏的物品,这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2020年甫一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出现,并迅速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蔓延。1月23日,浙江、广东相继宣布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武汉也在当天宣布封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战就此打响。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酒精告急……这些普通人平时几乎都不会关注的物资,瞬间陷入全民抢购的漩涡中。打通防疫物资供应通道,保障医疗机构和居民防护所需,成为这个春节华润医药商业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工作任务。

W020200419673901963126.jpg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酒精告急……这些普通人平时几乎都不会关注的物资,瞬间陷入全民抢购的漩涡中

春节期间,持续多日奋战在抗击疫情指挥中心的华润医药商业党委书记、总经理穆宏接到北京市副市长的来电,要求公司尽全力配合北京市做好防疫物资的组织、储备工作。相比疫情前,北京市的口罩储备量要求提高了上千倍。

 

1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李利来到华润医药商业北京物流配送中心、医保全新大药房,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要求全力做好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W020200419673901991424.jpg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助理总经理陈威联系采购防疫物资

面对此次疫情,华润医药商业反应迅速,春节前就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制定《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Ⅰ级响应应对处置实施方案》,成立华润医药商业抗击疫情应急物资指挥中心,穆宏担任指挥中心主任,协同下属各省级公司、直管利润中心加强协作联动,集中药械货源,通力配合应急物资储备调配。

 

截至2月27日,华润医药商业专项用于防控疫情药械出库量已达1.618亿,总价25.468亿元,有效支持了疫情抗击一线的需求。

 

免费帮口罩厂运原料 换来口罩订单

 

“好,谢谢。如果稍后复工增产,咱们随时联系。” 1月27号,这是韦祎给医用口罩生产厂家打的第200通电话。韦祎是华润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公司(以下简称器械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几乎每天,他都要打上百个这样的电话。

W020200419673902026284.jpg
>华润广东医药紧急筹备防疫物资驰援武汉

韦祎说,一天下来,大约只有10%的电话能够接通,接通的电话中,能够接下来订单的寥寥无几。而预付款等出货的买家,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一万多家医院都联系到华润医药商业,希望提供防护物资支援。此外,公司下属60多家下属企业陆续接到政府的委托函、协调信,要求想尽办法采购物资,满足当地的物资需求。此外,华润医药商业下属多家公司负责人被当地政府要求承担相关防疫工作。公司面对的压力陡然上升。

W020200419673902055785.jpg
>1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李利来到华润医药商业北京物流配送中心调研防疫物资储备情况

其实,1月21日起,华润医药商业就已经行动起来,开始系统进行防疫相关物资的采购。“没有预料到疫情的发展会这么快,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武汉封城的情况。”器械公司总经理陈广宇说。

 

疫情的发展超出所有人的预判。恰逢春节假期,口罩、防护服、手套、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员工绝大多数都返乡过节,生产短暂陷入停摆。

 

但需求不等人。华润医药商业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国内生产企业,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抢购物资。

 

“比如防护服,一开始联系的厂家答应可以供货两三万套,但仅仅过了三天就电话告知不能供货了。”器械公司副总经理朱博宇说。最糟糕的一天,朱博宇接到六七家防护服生产企业的订单取消电话。从1月21日到2月4日,朱博宇经手的采购订单,80%都被取消。

W020200419673902083010.jpg
>华润河南医药帮口罩生产厂商运原材料

订单取消的原因,是各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纷纷被当地政府征用,所生产的物资不允许向外销售,哪怕是此前已经确定的订单。

 

各地物资告急,医疗机构奇缺各类防护物资。对华润医药商业来说,这是必须克服的困难。

 

大年初三,华润医药商业助理总经理陈威联系到河南一家专门生产口罩、防护服的生产企业,希望能够签下一些订单。在这家企业的大门口,陈威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见到厂长。

 

“我们提出采购口罩,厂长一口回绝。”与陈威一起来拜访的河南华润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崔尚华说,这家企业的厂长也很无奈,因为已经被工信部征用,每天必须要完成政府订单,不能接其他公司的订单。

 

陈威没有放弃,主动提出能否帮助这家企业解决点实际困难。由于春节期间复工,原材料供应不足,这家企业已经没有多少库存可以用来生产,也找不到物流车辆从外地运回原材料,厂长因此嘴上长了好几个燎泡。

 

陈威立即联系下属华润广东医药、华润江苏医药,由这两家公司派车将原材料运回河南,解决了这家企业的燃眉之急。

W020200419673902112999.jpg
>北京物流中心拣选防疫物资

“我们就守在这家企业门口,凌晨两点多,运原材料的车才到,我们就帮着卸货、装车。”崔尚华说,当地的酒店都不接待外地人入住,大家就在车里啃方便面,等着原材料到货。

 

这个举动感动了厂长,他答应在每天完成政府订单后,将绝大部分剩余的口罩和防护服交付给华润医药商业。目前,河南这家企业已经向华润医药商业供应了100万只口罩、1000余套防护服。

 

国际采购遭遇重重关卡

 

眼看国内采购陷入困境,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迅速开启国际采购,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尽快补充疫情所需物资。1月27日,国际订单就已经发出。

 

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印尼、南非……华润医药商业国际业务的电话几乎打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境外生产企业。联系美国美涤威公司、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kimberly-clark公司的医用防护口罩N95、N99及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相关物资。积极与霍尼韦尔、大塚、halyard、美国亚马逊、日本KOWA公司、法国 RAFFIN MEDICAL医用防护用品公司,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多家渠道供应商取得联系,持续关注采购清单及相关贸易进口。

 

 

与国内采购面临的困境类似,几乎所有国内的医药流通企业也都相继开始国际采购,而面对突然飙涨的采购订单,国外生产企业产能同样有限。一些国外生产企业已经不再接受来自国内的需求订单。

 

在辽宁,华润(辽宁)医疗器械积极寻找海外资源,协助当地政府完成境外物资采购及清关。2月4日,第一批境外采购医疗物资完成通关并送抵当地疾控部门。

 

“总部从halyard采购了50万只口罩,但只发货10万只。”陈威说,这家境外生产企业接到了很多国内企业的采购订单,一时间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国内企业的需求。这10万只口罩是在采购人员不断的沟通下才争取回来。

 

好不容易盼回来的这10万只口罩,在通关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在上海海关,这批口罩被扣了四五天。“我们很担心这批口罩被当地政府直接征用。”为了保证尽快取货,公司提前安排了车辆,就在上海海关等着。陈广宇提前来到上海,多方沟通,最终这批口罩被放行,立即被装车运回。其中6万只口罩,第一时间被投放到武汉重灾区。

 

相比这次幸运的采购,不幸运的采购更多。

 

在成功从美国采购了10万只N95口罩后,第二批20万只N95口罩遭到美国政府禁运。此后,印度也宣布相关物资禁止出口。

 

从法国采购的一批12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也遇到了麻烦。这家法国生产企业拥有法国当地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但之前没有在中国销售过,没有进口许可证。尽管国家药监局发文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但缺乏实施细则。在与北京市药监局多次沟通后,这批口罩未获放行,只能作为民用口罩进行处理。

 

1月30日,华润医药商业下属华润新龙(北京)医药采购的两万只额温枪抵达国内港口。

 

“这批额温枪是华润医药商业系内22家公司受地方政府和部队委托采购的,委托单位都在焦急等待到货。”华润新龙(北京)医药总经办助理总经理韩超说,没想到,这批额温枪被地方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征用,进入政府防疫物资协调储备仓库。

 

 

尽管通过北京市相关部门与之沟通协调,这批额温枪依然未被追回。韩超说,这批物资被扣造成集团物资调配的被动,此后一直在寻找新的货源,但价格已经从每支200元涨到了300多元,且交货时间推迟到了三月中旬之后。

 

由于疫情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暂停或大幅减少发往中国的航班,导致国际物流不畅。一些国际采购的物资在机场排队,迟迟等不到回国的时间。这些,都加剧了国内防护物资的紧缺状况。

 

防护物资为什么紧缺

 

华润医药商业要求疫情期间各单位在集团统一部署下,做到“全国一盘棋”,所有应急物资要集中资源、统一调配、协同共享。指挥中心统筹营销中心、集团器械公司、北京物流中心,协调十余家生产企业提供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额温枪、干扰素等采购渠道,建立24种储备物资采购到货情况及库存数量日报机制,紧急调研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治疗用中西药26种,并克服春节期间物流大面积停运等情况,协调安排异地储备物资调运。

 

截至2月26日,华润医药商业抗击疫情应急物资指挥中心完成25批次物资的统一调度、再分配。

 

“这次疫情发展的太快太凶猛,各地应急保障体系基本都被冲垮,物资瞬间陷入紧缺状态。”陈威说。

 

各地应急战略储备不足、生产缺乏成规模企业、进口遭遇标准和绿色通道瓶颈,几个原因加剧了口罩等防护物资的紧缺。

 

从各地的应急战略物资储备情况看,多数省市虽然建立了应急战略储备机制,但储备很少。

 

华润医药商业营销中心总经理、抗击疫情应急物资指挥中心计划调度小组组长董浩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新增了46个地市、15个省的政府战略物资储备资格,很多省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

 

“北京因为经历了17年前的非典,对战略物资储备工作做的比较系统。”董浩说,但即使北京,战略物资储备也是以药品为主。此次疫情发生前,北京的口罩储备只有两万多只。北京尚且如此,其他省市可想而知。

 

在生产环节上,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的生产企业基本属于小微企业,成规模的企业屈指可数。董浩说,这些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的产能很有限,之前也没有过任何应急演练,遇到春节期间发生的疫情,基本都很难迅速恢复生产,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供应。

 

国际采购环节,又面临标准问题、绿色通道问题,加剧着短时间供应的困难。

 

以N95口罩为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生产的产品没有消毒环节处理。但在我国,N95口罩要被应用于红区(重症监护室),必须进行消毒。而被消毒处理后的N95口罩,需要14天的释放后才能被使用。客观上延长了N95口罩的短缺周期。

 

 

还有一些国外口罩生产企业,此次疫情之前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过。为了尽快缓解防疫物资紧缺的局面,1月27日,国家药监局下发《关于紧急进口未在中国注册医疗器械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美国、欧盟和日本相关标准的医疗器械,企业能够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

 

“但这个意见没有实施细则,导致有些地方不能及时打开进口的绿色通道。”董浩说。

 

2月中旬,华润医药商业抗击疫情应急物资指挥中心曾做过一次全系统各家公司对于一次性医用口罩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需求量高达1200万只。目前,医疗机构的口罩需求基本得到缓解,但复工口罩的需求量迅速上升,“需求到什么程度?2000万只口罩,秒无。”董浩说。

 

重新梳理此次疫情发生后的物资采购,最初是各家医药流通企业互相拼抢物资订单,很快,各地政府征用属地防护物资生产企业,限制相关产品销售。到了第三阶段,工信部征用了全国所有的防护物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要最大限度满足政府订单需求。企业的采购渠道几乎被掐断。

 

对华润医药商业来说,采购和销售任何医疗器械,都要保证全线流程合规、经手的产品合格。朱博宇介绍,少数口罩厂能出货,但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资质手续不全,就无法采购。一旦采购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还要考虑合规风险。

 

面对口罩等防护物资紧缺的局面,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本地区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相关药品等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华润医药商业高度重视,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快速响应,进入备战状态。作为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领军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平台化企业优势,有的放矢应对强压,千方百计保障物资供应。

 

目前,华润医药商业在抓紧研究,如何与口罩等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加强合作,更有效保障物资供应。

 

从千里送药解救61个阶级兄弟,到唐山大地震震后救援,从抗击“非典”保药械,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抢救……凡是遇到重大灾情疫情,华润医药商业都会守护在医护人员的身后。2020年,面对又一次全国蔓延的重大疫情,我们再一次,行动在路上。

 

(文/李松涛、曾晨雨 华润医药商业 )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