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愁入画 留古意在田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勾起了多少被工业文明异化的人内心深处的憧憬和向往。乡村是人类最质朴纯真的栖居地。山水田园间点缀的古朴村落,体现当地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的民居,无声传递着人类匠心独运的营造智慧,持续散发着人文历史的独特韵味。然而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侵蚀乡村的肌理,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无数村落像渐次熄灭的烛火,衰败、黯淡下去。

 

如何重燃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华润贡献了自己的思考和智慧。 2008年开始,华润陆续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选址建设希望小镇。通过统一规划,就地改造,彻底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经过十余年努力,如今,十几座华润希望小镇散落在祖国广袤的田野乡间。遍地开花的华润希望小镇如何保持古村落的生态原貌,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机融入当地特色的建筑元素,留住古香古色,让新建民居、设施与当地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和谐共处?华润一直在探索。

  

>剑河希望小镇  摄影:何叙之

 

烟笼吊楼

 

剑河希望小镇是华润集团捐建的第九座希望小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寨章村,是一个纯苗寨村落。寨章村在苗语里意为“最美丽的地方”。村庄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美丽的清水江像绿丝带一样将其环绕,如明珠半岛,如世外桃源。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寨章村内的传统建筑属于典型的苗寨吊脚楼建筑式样,全部为木结构穿斗梁架,冷摊瓦屋面,镶板墙体、销榫节点。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

 

吊脚楼结构功能一般按三段式划分,即底层为牲畜杂物层,二层为生活起居层,三层为粮食储藏层,其中以二层为主要层。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项目组与规划设计单位在前期调研时发现,章寨村村民大部分居住在古老的全木结构吊脚楼里,有些因为年久失修已经破损,近年来逐渐出现砖木混合、砖混结构的民居。此外,村里不乏一些临时搭建的房屋,蓝色彩钢瓦随处可见,显得与老寨风格格格不入。十余年来关于该村开发建设的各种传言,诱使村民在村里临时搭建房屋占地。

 

因而,其它希望小镇都是以修缮为主,寨章村则需要大拆大建,将近90%的房屋全部都要拆除重建。

  

>剑河希望小镇  吊脚楼建筑  手绘

 

新建的民居,既融入了居民的诉求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吊脚楼的特色。远远望去,灰顶白墙之间,平添了几分简约有序之美。依旧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合,普通的几何图形,既典雅灵秀又挺拔健劲。

 

此外,项目组结合剑河大旅游发展战略,决定利用寨章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除了修缮村里原有景观,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及米兰花酒店、小型商业街之外,项目组还因地制宜规划打造了“寨章八景”,这其中,就包括贵州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风雨桥。

 

这种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均系木石结构,桥墩以青石垒砌,桥梁、桥柱及桥面建筑全用杉木榫衔接,不用一钉。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

 

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等西南地区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人们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

  

>长廊式桥梁——风雨楼

 

寨章八景之一的“烟雨廊桥”,在规划设计的风雨桥基础上,保持主体结构的完整,在观景的形式上增加现代化改造的纹理样式,把风雨桥营造成特色的纹理体验馆。每当夜色降临,桥上彩色的纹理如虹桥一样出现在山谷间,若隐若现。

 

经过3年半的建设,去年12月,剑河希望小镇正式竣工落成。乡村旅游的开发,与苗族元素高度融合的建筑和文化景观,让这里成为了游客旅游度假、体验民族风情的好去处,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昔日破败落后的寨章村,摇身一变成了人人向往的“苗寨桃花源”。

 

青砖黛瓦

 

距离剑河希望小镇约1000公里外,在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华润在这里捐建了的第十个“希望小镇”。2017年4月,华润集团考察团队抵达红安考察希望小镇项目,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址在七里坪镇张家湾村。

 

七里坪是红安第一大镇,因地处湖北、河南交界,自元代起形成集镇街道。明末清初,主街长胜街建成,全场400米,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南北有城门楼。街道两旁的民居、商铺都带有徽派建筑的感觉,青砖黛瓦,木格窗,木板门,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

 

张家湾村与长胜街只隔着一条倒水河,中间由2016年新建的“八一长胜桥”连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调研,项目组成员和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发现,整个张家湾村分为新村和老村。沿倒水河的新村民宅一字排开,大多是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2-3层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楼房,几年前,镇政府以建设新农村工程队外立面进行了改造,统一粉刷成白墙灰瓦风格;老村则掩藏在沿河新房后面,中间隔了一口荒废的门首塘,村里大多是青砖或石条垒砌的鄂东北风格民居,间距非常拥挤,因年久失修,大多已破败空置,无人居住。

 

规划设计住宅时,新老民居都被纳入了参照范围,项目组对住宅的原型从平面布局到造型元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提取。

 

比如,在民居的造型元素上,项目组选择了屋面、山墙、大门等九大元素,对比张家湾村的现状、县镇特色建筑情况及鄂东北设计案例,并听取村民建议,最终归纳设计出了既传承传统建筑元素又符合当地居民习惯及喜好的样式。

 

具体而言,张家湾村新建、改建建筑所用元素,分为屋面、栏杆、勒脚、院墙四个基础改造项和山墙、大门、窗户、台阶、构件五个提高改造项每户住宅基础项与提高项各选3项进行新改建,整体遵循“3+3”模式。

  

>红安希望小镇  徽式建筑  手绘

 

在老村的建设上,沿老街保留4栋质量较好的建筑作为非遗文化馆,保留建造年代较新且质量较好的加以改造。其余的建筑弃用较久,难以保存的予以拆除,但在拆的过程中,能保留的部分质量好的墙体进行改造。保留的墙体结合进新建的建筑中,或作为新建住宅的围墙,或是作为景观小品使用。遵循老村原有的组织,增加横向联系。

 

2020年,红安华润希望小镇竣工,正式投入运营。如今,小镇整齐的联排新民居保留了鄂东北地区飞檐斗拱的特色,房屋虽然采用了钢架结构,但远远望去,高矮错落,整洁有致,古意盎然。

 

门首塘后面曾经勉力支撑、摇摇欲坠的老屋也早已不见踪影,焕然一新的非遗文化馆外墙仍用拆老房子得到的材料砌成,留存了来自过去的韵味。皮影戏、荡腔锣鼓、红安大布、小吊酒等非遗项目的帷幔迎风舞动,向游客骄傲地展示着红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土窑新貌

 

延安,华润第十一座希望小镇在这里落户。

 

窑洞,陕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创造性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依山而建的窑洞,由低而高,多至六七层,窑洞上下左右毗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众多革命者落脚陕北,首先学会了打窑而居。作家胡松涛曾这样描述革命者动手打窑洞的过程:“他们先找到一个荒山沟,在一个朝阳的山坡,齐齐地錾下去一个垂直的平面,然后在平面上挖出一个下方上圆的山洞,宽三米、深五米左右。最后,洞口处用砖石或木料镶上拱圆形的门窗,糊上窗纸。冬暖夏凉的窑洞就算打成了。打窑出来的土,填平窑洞前面的小山沟,在窑洞门前形成小小的平地,用来种树、种菜,以及集合、开会……”

  

>延安希望小镇  窑洞建筑风格  手绘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企业,2017年10月,即将迎来80周年的华润重新回到曾经出发的地方,带着对前十座希望小镇的总结与思考,在延安开启了“希望小镇3.0”的规划建设。在延安希望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窑洞”这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随处可见。

 

比如在希望小镇民居的设计上,沿用了窑洞特色的门窗。传统的窑洞为了增加美观度,便在门窗上做装饰,长久以来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营造出个个构思别致的文化符号,这便形成了窑洞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

 

传统的窑洞门窗中间有根横梁,叫做平戗,平戗上部分统称为圆窗,下部分统称为门窗,圆窗弧形边梁叫做圆戗;平戗下部分中间是门,这就是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在窑洞建筑中的体现。在圆戗最上面中间位置留出一个小孔叫天眼,不贴麻纸,专为透气用,其余的窗格子全部由木条窗棂构成,内部用白色的麻纸贴齐。

  

 

民间讲究消灾纳福、趋吉避凶,单数为阳,复数为阴,窗格子也要符合这一习俗,因此一般常见的窗棂有三根,寓意“桃园三结义”,五根寓意“五子登科”,七根寓意“夫妻团圆”,九根寓意“龙生九子”,通过将奇数(吉数)与相应的实物联系起来发挥了无穷想象,也创造出无数美不胜收的艺术符号,从而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陕西特色建筑——窑洞

 

此外,项目规划建设的南泥湾宿集也可见窑洞这一传统建筑的影子。

 

宿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优势,融入无国界乡村美学风格,室内空间采用土黄色的基调与当地环境相互呼应,为访客带来浓郁的西北风土人情,通过结合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的材料家具,打造更符合现代需求且具有当地特色的陕北民居,并设置了精酿坊等功能区,进行了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的功能性改造。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南泥湾》所唱,随着延安希望小镇的建设,这一方热土正退去破败的“旧模样”,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不一般”的未来。

 

(本刊 王若君撰稿)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