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千年古墟

凤凰山下,西海之滨,成片的古建筑群呈“鱼骨状”的半月形空间街巷格局,分布在沙井街道。自宋元时期起,这里便是繁华的商业要津,盐渔产丰富,商贾云集,此后,盐退蚝进,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养蚝地区之一。

 

沙井古墟,深圳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一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古墟内现存宋、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蚝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沙井古墟沉淀着深圳原生、独特的文化底蕴。

 

历史在这里重叠交错,千年岁月在这里汇聚凝结。古村落的每一寸肌理,仿佛都在诉说沧海桑的人间故事,在这里,时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蚝厂

 

然而,因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沙井大街片区历史特征逐渐弱化,历史建筑和邻里社区老化,古墟内外地区整体环境不能满足现代生活品质的要求,沙井大街历史地区的完整性开始瓦解。本地人口空心化,年轻人群流失严重,城市活力逐渐消逝,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古墟也因为其周边被侵蚀而成为城市中的“孤岛”。

  

>围头井

 

2019年,华润置地正式加入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项目,以“重点更新单元+历史风貌区活化整治”为实施路径,以保护谋开发、以开发促保护为整体技术路线,着手对沙井古墟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历史风貌区“去孤岛化”。

 

华润置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研究沙井历史文化与古建筑保护方案,对更新范围内诸如龙津石塔、辛养陈氏大宗祠、蚝加工厂等24处不可移动文物、2处历史建筑、21处历史建筑线索、550处传统风貌建筑、48处历史环境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3D激光扫描、测绘制图,建立完善的历史建筑数据库。

  

>归德场盐课司衙署遗址

 

沿着沙井古墟示范段进行游历,一处处古建筑错落交织地隐藏在沙井蚝乡的古巷街道中,无不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渔声鼎沸、墟巷交融的繁华景象。

 

穿过狭窄的古墟街巷,一处石塔矗立在河道之上。龙津石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俗称花塔公。清朝前夕,沙井的支柱产业是盐,该区域也被命名为归德盐场,龙津石塔一直是古盐场历史的见证者。

 

古时,归德盐场盐官承节郎周穆为防龙津河水患,在盐场官署旁的龙津河边建造了一座龙津石塔。清嘉庆《新安县志》载:“龙津石塔在邑中之三都沙井村河边,宋嘉定年间盐大使建石桥于沙井之东北,桥成之日波涛汹涌,若有蛟龙奋跃之状,故立塔于上以镇之。”

  

>龙津石塔石刻

 

石塔构件用粗砂岩雕刻而成,采用圆刀法雕凿。塔座平面为方形,须弥座四角浮雕竹节角柱,正面刻宝相花万字。塔身为正方形,正面有弧形佛龛,龛内浮雕半身佛像,螺髻,长圆形脸,突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平胸细腹,身披袈裟,所结手印相为初佛光泽真言手印。此深浮雕释迦半身像,左侧为“双手合十”、右侧为“仗剑除妖”浮雕,寓意宝塔镇河妖。

  

>龙津石塔

 

如今,龙津石塔已经是省级文物,华润置地修旧如旧,在石塔周边拓宽路面,增设休息空间,给游客提供停留驻足的空间,更能细细品味石塔的意境之美。

 

进入古墟深处,穿过“观音里”的石柱门,远远可见金字“观音宫”牌匾悬挂于一处红门之上,此处是位于沙井街道沙四村的观音天后庙。古时沙井陈氏多为养蚝渔家,出海的渔民崇拜观音天后,为保族人平安、祈求庇佑,遂于元初筹资建成观音天后庙。

 

至清道光九年,蚝民们对古庙进行过一番重大的修缮,其中众蚝塘的蚝民们纷纷出钱出力、鼎力相助。观音天后庙供奉观音和天后,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建筑结构、样式与一般民居相类似。

 

庙内立有一块清道光九年“重修观音天后庙碑”,乃为进士蔡学元所撰写,碑为青灰麻石,碑文记录了观音天后庙之形胜、兴衰沿革及升平围的历史,是沙井立村的重要实物资料。该古庙对沙井镇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并于2000年6月被宝安区沙井镇人民政府公布为沙井镇文物保护单位。华润置地在入驻项目前期,将古庙路面更换为青砖,营造了周边浓厚的古墟氛围感。

  

>观音天后庙

 

古墟再行一段,眼前忽然进入一片开阔之地,绿琉璃瓦覆面的庞大建筑映入眼帘。

 

陈氏宗祠位于沙井街道沙三村,又名“义德堂”。该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内有五间四进三天井院,硬山式屋顶,绿琉璃瓦覆面,正、垂脊均作博古饰。座西北朝东南,面阔18.2米,进深55.5米,占地面积1010平方米。门楼明间正中辟门,门上石匾“陈氏宗祠”,左右有木匾楹联,“凤集高冈儜看文明天下,龙蟠沙井行将霖雨苍生”。

  

>陈氏宗祠

 

前中厅,宽五间,后金柱间木构屏风,上悬“义德堂”牌匾。后中厅,宽五间,前后金柱上各有楹联一幅,前联“锦浪流通思祖泽,金鱼袋赐仰宗功”、后联“锦浪楼登思祖泽,金鱼牌赐念祖功”,明间后部供奉祖宗牌位。后厅,宽五间,山间彩绘有山水、花鸟及书法题记。厅与厅之间,均联以卷棚顶厢房,廊(厢)房均被绿琉璃瓦覆面。

 

因历史悠久,陈氏宗祠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据史记,该建筑曾在清乾隆、道光年间重修过,现存为清代中后期风格,1992年曾再次维修。义德堂是沙井陈氏家族的中心,因沙井蚝业的蚝田分布广阔,从虎门到后海珠江入海口的东岸,都属义德堂所有,因此古时,义德堂有武装的船只巡视蚝田,以用于保护蚝业生产,可见旧时沙井蚝业的繁华景象。

 

古墟里老街纵横交错,像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迷宫,古老的龙津河水清如洗,流水叮咚,在林立的老屋间隙中蜿蜒穿流。当蚝、盐、海等本地元素,与华润置地崭新的城市更新元素融合贯通,移步异景,时间宛若被模糊了界限,千年古墟重获新生,过去和未来、历史与当代,共同在这里铸成新风景。

 

华润置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致力于“修旧如旧”,保留区域范围内丰富的蚝业生产工艺、节庆、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规划文化产业,在“更新中创新”,为古墟赋予崭新的文化活力,打造满载岭南风情和多元文化共生的超时空博物馆。在文化保育过程中,华润置地诚邀组织多场专家会,协商探讨历史文化保护的最佳路径,并连续两年承办“沙井金蚝节”,旨在通过景观微改造和艺术微介入的融合策略,赋予沙井古墟全新的空间经济价值。

 

未来,华润置地将与宝安区政府携手共创“沙井模式”,既保留沙井古墟的海洋文化、盐业文化、漕运文化、墟市文化、宗祠文化、庙宇文化、家塾文化、武术文化、粤剧文化、工业文明等多元文化。又将沙井古墟融入“大空港+大会展+大文化”的生态圈,让片区承担会展和空港高端配套、文化娱乐、生态休闲等外溢功能,使得沙井有望成为深圳富含岭南文化、城市温情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际上,华润置地在城市更新运营建设中,一直秉承文化保育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一丝“古旧乡愁”。早在城市更新前期探索阶段,华润置地就进行过旧村活化的成功实践。

 

距离沙井古墟30多公里外的大冲村,曾是全国最大的旧改项目。2011年,深圳南山区大冲村整体改造项目(华润城)正式启动,占地面积68.4万平方米的更新单元范围内,包含郑氏宗祠、大王古庙、古榕古树等明清时期的历史遗迹。

  

>郑氏宗祠剖面图

 

整个项目通过将旧城中村、旧厂房改造为新型城市综合体,使得大冲片区城市面貌展现质的飞跃提升,对郑氏宗祠等历史古迹的保留恢复,更是让大冲村原住民的内在文化记忆得以存续和发展。

 

史料有载,郑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民国时再修,为三开间三进深带塾台的砖木结构广府式建筑。大涌郑氏族人,乃是宋熙宁三年(1070年)定居南头的郑氏一世祖郑柏峰的后裔。大涌郑氏开基祖郑圣举乃郑柏峰的八代孙,于宋末元初立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炮兵佐村部进驻祠堂,日军拆祠堂的牌楼、集祠西传经堂的木料修大涌桥,为村中绅耆抗议得以保全。

 

郑氏宗祠,不仅是大涌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乡寻根问祖的地方,更对研究深圳地区的移民开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2015年,在保留原建筑砖木结构特征、高度还原建筑工艺完整性等高难度要求下,华润置地对郑氏宗祠进行完全拆除后原样重建,并对建筑本身进行额外的加固保护,确保其文化特征和建筑安全的双重加固。

 

比如,重建工艺特点是不论砖石还是木构件,均要求使用榫卯做法。合同技术要求多处提及“榫卯处胶结牢固,接槎平整,均不得采用铁钉之类材料代替榫卯结合”。

 

榫卯工艺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建筑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成为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历时一年,2016年郑氏宗祠原址重建完成交付给村民,重建后的宗祠比邻村民回迁的大冲新城花园,镶嵌在林立的超高层写字楼和超高层住宅群中,与一楼之隔的大王古庙、“树公”“树婆”古榕花园遥相呼应。古香古色的红门青砖,搭配高耸林立的摩登高楼,在深圳这一核心区域,展示出别样的文化美感。

  

>手绘壁画

 

从大冲的保护性开发开始,华润置地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推进旧城转型升级;如何在尊重所在地文化印记的基础上,开辟更多与历史同构的未来可能性;如何通过与每个日常生活共融共生的场景叙事,为古村落与现代都市的杂糅共生探索出另一个可持续发展范本。

 

如今,华润置地正在以对历史和文化、对传统和未来负责任的使命感,参与沙井古墟的文化保护与历史重构,推进沙井古墟的新生,唤醒城市的记忆,让人们在留住乡愁的同时,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里,感受千年古墟缓缓复苏的呼吸。

 

(作者 华润置地华南大区/袁路明)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