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理念下的业绩观
           


           华润需要的是具有“均好性”和“可持续性”的业绩表现,以实现基于5M发展理念的基业长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集团取得不错的经营业绩,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增长: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483亿元,各业务板块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集团“十三五”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增长放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份成绩的取得实为不易,是全体华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华润业绩文化的具体体现。

 

在为这份成绩自豪、骄傲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整体的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经营性收益增幅有限,利润总额的增加主要来自非经常性因素;部分业务板块盈利表现受政策影响较大,可持续性有待关注;增长以外延驱动为主,但部分新投资项目的回报不乐观;两金占用较高,亏损企业家数多、亏损面大,资本效率落后标杆;集团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断面对内外部涌现的新挑战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重新审视业绩文化:如何评价业绩?业绩导向、业绩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业绩是华润需要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价值,业绩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价值最大化,我认为华润需要的是具有“均好性”和“可持续性”的业绩表现,以实现基于5M发展理念的基业长青。


从“做实”看运营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关系

 

2016年集团推动实施了多项资本运作,先后完成了华润啤酒供股及回购雪花啤酒49%股权、置地深圳湾项目等孵化项目注资、华润医疗资产注入凤凰医疗、华润医药上市等资本运作项目。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再次验证了华润善于利用境外资本市场推动价值实现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股权融资近200亿港元支持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集团2016年业绩贡献了资本收益。但是,资本收益不具备持续性,并且依赖于有利的市场窗口,集团及业务单元要发扬“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实干精神,持续推动资本运作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记资本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业,我们要将增量资本尽快转化为主营业务,通过经营获利能力的提升扩大公司现金创造的来源。

 

从“做长”看短期业绩与长期业绩的关系

 

一时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长长久久的业绩才是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2016年集团业绩创新高给予所有华润人莫大鼓舞,此时我们更要关注业绩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的长期价值。地产、电力等产业板块在集团2016年业绩贡献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华润置地,受益于一线城市项目在结算占比中的提升带动综合毛利率上升,税后投入资本回报率上升0.6ppt至8.6%。但在城市化进程放缓、产业洗牌整合的大背景下,加上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未来地产行业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挑战,需考虑转变以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夯实基础、加快周转、加大去化,提升资源整合和嫁接能力,把握行业发展周期,进一步拓宽业务区域和项目获取渠道,并不断提升商业物业管理能力,将管理输出和轻资产化运营变成现实,达到“做长”的目标。


从“做大”看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关系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经济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过剩和不足的相互交织:低端、同质、低技术含量的大批量生产大量过剩,高端、差异化、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产能亟需发展。外延式增长曾经是华润“做大”的重要手段,但单纯靠外延式规模增长的时代将要过去。为此,集团未雨绸缪,在2016年加大了对大消费、大健康以及海外优质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布局,战略性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增量项目为集团提供了增长动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增量项目2016年平均回报水平低于存量项目,且部分项目的回报水平同比有所下降。面对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集团有必要进一步改变过往粗放式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加强集中采购及采购协同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行影响,加强渠道管理及销售费用精准投放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在业务发展及管理运营等方面提高内涵式增长质量。现实中多个业务单元也已启动此项实践,例如啤酒,2016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提升内涵式增长初见成效。

 

从“做强”看自身与标杆的关系

 

“做强”要求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等各方面领先于同行,进而能引领行业进步,实行对标管理是集团“做强”的基础和起点,也是集团业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16年集团主要业务单元中除医药外回报均优于标杆,其中,两金占用增加、资本周转效率偏低,是影响综合回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如从增长方面看,电力、置地、水泥、医药等业务单元较标杆仍有一定差距。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经营情况报告也显示,华润旗下亏损企业较多,亏损面较大。为此,集团与业务单元要坚定推动业务重组,加大非核心及低效资产的退出力度,释放财务资源,提升资产整体配置效率。同时,对于存量资产,也需要通过积极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活力和回报水平。


从“做好”来面对业绩增长的挑战因素

 

集团优秀业绩奖评奖中荣获持续增长奖(银奖)的华润饮料近年在集团资产组合中一直属于回报领先、增长达标类资产,回报持续优于标杆并在集团内部处于领先水平,主要得益于其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核心能力打造与提升。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及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标杆均面临业绩下滑压力,而华润饮料最近五年水业务市占率实现翻番,目前已接近同期市占率仅小幅上升的领头羊农夫山泉。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逐渐深入,质的提升将取代简单的量的积累,电力需求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放缓难以避免,参考发达国家的经历,电力等公用事业板块利润率水平将逐渐下调,水泥等基建相关板块也将面临资产周转放缓。面对经济转型对公司业绩驱动因素带来的挑战,我们唯有苦练内功,改善管理水平,同时抓住能源市场改革和环保标准提升的机遇,加强对于环保产业等创新转型方向的探索力度,力争每一个环节都追求最优,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创造价值。

 

时光飞逝,2017年即将近半,集团值此创新转型的关键期,应与时俱进优化业绩评价体系,围绕“创新、转型、发展”的管理主题,落实资本运作反哺实业运营,深化对标管理持续改善回报,在推动外延增长的同时扎实提升内涵管理,在关注短期盈利增加的同时更重视持续增长,围绕业务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着力推进创新转型,以实现集团“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5M”发展目标。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