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近代香港文化

鲁迅在1927年来港演讲,共作了两讲,当时在场有一名香港教师叫刘随,本身也是诗人兼书法家,把演讲笔录下来,留存至今。五十四年后,即1981年,刘随写了一篇演讲回忆录,里面说到文化沙漠:我们曾向鲁迅谈及香港这种文坛上的荒凉现状,并埋怨环境太差,称之为“沙漠之区”,鲁迅当时颇不以为然,他认为这种估计未免太颓唐了,他表示自己相信将来的香港是不会成为文化上的“沙漠之区”的,并且还说:“就是沙漠也不要紧的,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可见沙漠一说,在1927年已出现,是那个时候一些本地文人提出的想法,而鲁迅虽然对香港殖民地的印象并不佳,可是他在当年已对文化沙漠这说法不以为然。不过,正如说香港开埠前是个荒岛、是条渔村,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老调子事隔多年后还是会煞有介事地被一再复述,反映着说话者对香港的认知,其中说这话的往往是香港人自己。

 

至于英美流行文化大受欢迎,都已不是限于此时此地的事了,只是二战后美国流行文化更见强势。对当时香港的洋派精英及受过一点英语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向时尚的英美文化倾斜也是可理解的。

如果要挑一个在香港有象征意义的英美文化事件,我会挑196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第一次出国在美国表演后途经香港演出一场,把藉藉无名的香港放在英美的时尚文化地图上。当时真的在现场看过演出的人不会很多,而且一大部分是驻港外籍人士的子女,不过却引起华人卫道之士的“道德恐慌”,视之为洪水猛兽,中文商业电台甚至禁播披头士歌曲。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本土年轻人纷组乐队,唱摇滚民谣,男孩甚至留“长发”盖着半边耳朵,这样一来,离穿迷你裙、牛仔裤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事件突显了香港两代之间的代沟,文化话语权世代之争的揭幕,年轻人不要土气要洋气,而香港开始自命是可以跟上英美时尚的城市。

 

谁是这些新一代,为什么声浪这么大?他们是二战后特别是49年后在香港出生或稚龄来港的一代。因为当时人口膨胀,所以实质新生人数也特别多,这个现象由1945年一直维持到60年代后期,以20年一算的话,是香港人数最多的一个团块,所以叫婴儿潮。

 

到1960年代末,超过一半的香港人口是19岁以下的。到1980年代初,本地出生者占总人口六成以上。

 

因为人多势众,他们的文化取向,就带动了香港文化板块的移动。

首先、他们生长于香港,不像上一代人有大陆情怀,而且他们长于楚河汉界的冷战年代,也即大陆令人不安、运动不缀的50至70年代,耳濡目染下,除少数外,大多对大陆不但没有深情,反而可能有负面印象。

 

第二、他们长大的年代,香港渐渐富起来,财富水平与大陆越拉越开。

 

第三、富起来的香港让他们可以找到好工作,期待成为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

 

第四、67年的骚动引起社会动荡,驱使大多数港人接受当时惟一可保障生活安定的政府:殖民地政府。

 

第五、殖民地政府在67年骚动后也更加重视亲民,并开始施政改革。

 

第六、到70年代,经过71年至82年的11年励精图治后,香港几可说脱胎换骨,成了善治之地,是大部分人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

 

第七、连婴儿潮一代的父母辈的心态也改变了。香港从一个过客、侨居者、移民为主的城市,变成一个长期定居者为主的城市。香港是家,无根的一代在香港植根。

 

第八、婴儿潮一代普遍受过英语训练,受英美文化吸引,而且不是上一代精英所接受的英美文化,而是60、70年代的新英美文化。那时候,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这种英美新文化。故此,因为冷战宣传、英语教育、财富水平、消费习惯及文化取向的原因,他们跟同代大陆人在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和世界观上差异很大。

 

第九、他们开始出国旅游,又想去英美加澳纽等英语发达国家留学,但大部分去不成,去了毕业后也不一定留得下,最后往往是回流,发觉香港反而是个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发挥的地方。

 

第十、没错,香港的居民终于对香港有归属感了,但一半是被逼出来的,原来他们哪里都去不了,英国不是随便去的,大陆还不是可以去的,他们不能自认英国人,也不愿意被人家以为是大陆人,故此也不自称中国人。没选择下,他们叫自己香港人。后来越叫越顺,引以为荣。

这是“香港人”的出现,不是很遥远的事。

 

“香港人”是被发明出来的、被想象出来的、被建构出来的,但却是存在的、有物质性的、有历史意义的现实。

 

有了“港人”,才可能有“港人治港”一说。邓小平时代的对港政策敏锐地反映了新现实,不是宗主国派总督来直接统治香港,而是用一种创新型的间接统治,即回归中国后一国两制。

 

有了“香港人”,自然也有了“香港文化”。

 

【本文摘编自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中信出版社。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请作者及时与本刊联系,即付稿酬。】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