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4月上旬,利用清明节的假期,华润银行深圳分行机构部总经理徐琳,与一些企业家和巾帼志愿者协会的骨干们带上我一同前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对这里的23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回访。

W020160811342903870983.jpg

他们大多由我行员工资助。3年前,徐琳个人资助了大方县营盘小学7个孩子的学杂费、生活费。后来又发动了行内的同事、客户和社会爱心人士,使获得资助的孩子数量扩大到23人。这次回访就是为了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家庭和生活情况。

 

正值清明,我们迎着春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贵州省毕节市。虽说贵州省的城际高速公路建设较为完善,可当我们驶入乡下的时候,柏油马路变成了泥泞的山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一次只容一辆车通行。如此交通,很难想象我们在城市中享用的食品和日常用品是如何进入到这里的山村的。

W020160811342904178978.jpg
>徐琳向贫困学生赠送书包

负责我们这次助学旅程的彭旭老师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发展中心的研究员,他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大方人,从小就知道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可是这里的孩子并不是都有这样的想法。

 

山村里有一所小学,学校很小,唯一的娱乐设施就只有两个破得不能再破的篮球架。我们跟这所小学的校长交流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可行的资助方式。校长告诉我们,对这些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思想上的无力和贫瘠。在很多孩子的意识里,读书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读完小学、初中就要独立出来赚钱养家。在读书的时候,他们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常常需要为在外打工的爸妈承担家务,照顾家里的老人。

 

回访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受助的女孩正在为爷爷洗衣服。洗衣服的水并不是干净清澈的自来水,而是黄泥水。她的双手在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活的重压下已满是老茧和冻疮。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承受不了这样的重担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庭,爷爷奶奶都需要照顾,弟弟又还小……在大多数城市孩子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我们送给她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食品,还有一点点的资助,对她来说,却已经是难以估量的帮助。

W020160811342904298721.jpg
>徐琳与小学校长交谈,了解学生情况。


物质上的资助不难,难在改变孩子们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的想法是继续一对一的帮助,这样,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资金上的支持外,还可以和他们沟通生活的状况,做做思想上的辅导。

 

此行我们还去了县城的大方三中。在这几年的资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方三中有部分贫困中学生也需要帮助,所以利用回访机会我们对这里的学生情况也进行了考察。

 

县城里的高中比山区里的小学好得多。他们有当地比较出色的老师,有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很精彩,足球场、篮球场、实验室一应俱全。但这里仍然有不少很想好好读书、成绩很好的孩子,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而他们与山区小学的孩子不同,内心渴望读书,懂得通过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和校方沟通,针对这样的学生成立助学金,计划每一年都提供十个名额,为学习成绩好的贫困学生进行高中三年的学费资助,直到被资助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

W020160811342904430689.jpg

这次不单只有校长接待了我们,大方县的宣传部长也来对我们表示感谢,要为我们的工作保驾护航。从校长、老师、宣传部长的身上我能感受到他们希望改变自己家乡的强烈愿望。他们长期在这里耕耘,把自己的年华奉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他们为自己是大方人而感到自豪,希望看到大方的改变和成长。

 

我也真切地认识到,在这些环境比较艰苦、面临重重困难的地方,仍然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人,不论是老师,还是官员。城乡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带给了我极大的冲击。我们都是幸运儿,成长的旅途中有人为我们遮风避雨。而在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孩子正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物质的贫瘠导致过上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而他们却无从选择。

 

这次助学旅程之后,“六一”儿童节,我们又为大方县的两所小学捐助了深圳的小学生校服。我们还计划继续发动深圳的爱心人士,与贵州更多的贫困学校进行对接,成立更多助学金,资助更多孩子完成学业。

 

我们可以选择远离,假装看不见他们的渴求。我们也可以选择付出一点爱心,让我们的幸运变成更多人的幸福。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