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复杂的世界,可我还是选择去拥抱它

文/陈远旭【华润置地】

 

 

 

如果苦或累,你总得选一样。

 

你会选哪一样呢?

 

是选托尼拖家带口,奔波辗转,日夜颠倒干着朝不保夕的工作,却还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苦?

 

还是选唐才华满腹,赞誉加身,有着华丽的艺术和学术背景,但因为肤色问题仍旧得不到平等对待的累?

 

然而,我们都没有办法选择。有些东西,从一开始就如同枷锁一般带在了各人身上,而人们终其一生,就是想要摆脱它。

 

历史上,真的存在着一本《The Green Book》,出版时间也和影片故事发生时间一致。这是一本上世纪60年代,由一位黑人邮政员编写的册子,里面详细标注了全美地区哪些旅馆、餐厅、停车场或道路是黑人可以或不可以使用的。

 

 

之所以叫Green Book,一是因为这位邮政员姓Green,二也有取自Green在英文里带有通过的意思吧。

 

在那个白人至上的年代,这个故事就由一名意大利裔白人司机托尼?维勒朗格揣着这本册子,载上一位高学历的黑人音乐家唐?雪莉教授展开。

 

从人物的设置上就不难看出,故事最大的冲突便源于二人“颠倒”的身份地位。

 

原本站在道德高点的白人,只是个打打零工、靠抖机灵养活一大家子的欧洲裔司机。

 

而原本处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却因为弹得一手好琴,被悉心培养成为艺术家,渴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竭尽全力地去获得哪怕只是别人一丁点的改观。

 

两个人像是互相领到了对方的牌,从一同坐上那辆漂亮的小轿车起,就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对手戏。

 

 

通过影片前半部分的公路对戏,出身、肤色、个人经历都迥异的两个人,碰撞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火花,好些诙谐逗趣的桥段,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托尼?维勒朗格性格粗放,对唐?雪莉的偏见更像是与生俱来。可是,当他第一次现场观看了唐的演出后,就完全地被唐的钢琴声征服了。他内心对于黑人的防线,便因为真心佩服唐的才华而逐渐瓦解。

 

从那之后,他开始和唐分享他爱听的音乐。有趣的是,托尼喜欢的大都是黑人的音乐,而唐却对这些一无所知。

 

影片后半部分,经过几个矛盾升级的冲突,比如托尼为了帮唐争取到他指定的“施坦威”钢琴,怒揍不合作的工作人员。又比如三番两次把唐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两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对彼此的看法也不再拘泥于初见的印象。固执的托尼会为了唐认怂服软,唐也会尝试托尼强推的肯德基炸鸡,甚至耐心指导托尼给妻子写信。那些美好的信件,不仅传递了托尼对妻子的思念,也成为了见证唐和托尼一步步成为知己的证物。

 

 

直到最后一场演出,唐面临着来自白人种族最大的歧视,只要忍下来,就可以完成整个巡演。但他选择了转身离开,托尼也深深认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凯旋。

 

最后,两人开着车,一路回到了旅途开始的地方。

 

两个个体,两个阶级,两种性格,两种肤色,经过八周的相处,双方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这是在某次演出结束的晚上,托尼和唐挤在同一间房间里,托尼对唐说的。

 

 

我在想,影片的最后,如果不是有人先敲响了托尼家的门,而那扇门还未来得及关上,托尼才得以在关门时从门缝发现了站得笔挺的唐,唐会不会久久地站在门外,捧着他心爱的红酒,犹豫着要不要敲开眼前这扇门,踟蹰不前。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何尝没有经历过这种犹豫的时刻呢?

 

我们何不换个方向,放下片刻的自己,试着去发现更广袤的世界。

 

在你迈出第一步前,向你伸出手去。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