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智慧落地 财富贴身
 

>2010年5月,华润资产成立会议

 

华润金控的成立,是华润金融开始输出智慧资本的标志,这一年是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中国没留下余波,产业兴盛,中国金融市场正式迈进自己的黄金十年。 

 

背靠华润庞大的产业资源,积极寻找和产业的结合方式,理解行业并看透行业,消弭金融市场上最致命的信息不对称,这正是智慧的由来。 

 

拥有了自己金融业务的华润集团,发现了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服务能力——雪中送炭。金融机构通常只会锦上添花,产业对此抱怨已久,但华润的金融不会,因为拥有结合产业的智慧,就有了贴身服务产业的能力。 

 

华源三九的“遗产” 

 

如果说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那么不良资产管理的本质就是盘活低效资产,消除金融风险,助力实体发展。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帮助集团管理处置特殊和低效资产,发现价值,提升价值,这和当初特资部的使命一脉相承。 

 

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何奇志被任命为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华润资产最初的模式是在华源和三九两个重组案中沙里淘金,做这两大央企的非药资产清退、处置工作,在股权、产权、债权以及资产所有权层面,对存量资产做全部清理。 

 

到了2013年,华润重组华源、三九已历时八年之久,仍有大概过百家原华源、三九集团的子公司尚在处置过程中。何志奇感叹道:“这类公司很多是由于产权不清晰等多重复杂问题的纠缠,要合法并按正常程序处理只能是用时间来化解其中的难点。”历经近八年的重组,今天依然举步维艰,可想资产管理作为一门生意是何其不易。 

 

同时,华润资产为了改善资产质量,也进行了很多市场化的资产形态转变尝试,通过创新和执行力切入新领域。 

 

上海华源大药房原属华源集团的连锁药店,2009年的华源大药房只有19家门店,处于上海市杨浦区,竞争对手是华氏、复美、国大等强大的本土连锁药店,开店又受距离限制,扩张道路不通。全行业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业态尝试始终不温不火,在不具有规模与品牌优势的状况下,实体零售药房难有发展前景,华源大药房陷入发展僵局。 

 

在参与华源重组的“老兵”彭晓吾力推之下,2011年,华润资产在市场上组织了一支互联网团队,以华源大药房为基础,打造了健一网——华润集团首个医药电子商务项目。 

 

华润独有的创业文化、企业家精神和缜密的战略分析催生了健一网的出现与发展。 

 

“健一网商业模式必须在实体店与线上平台的结合上创新,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会为华润未来的互联网经济探索出一条路、储备一支队伍”。华润资产就是这样定义和实践着健一网的发展理念。 

 

>华源大药房

 

此时,尽管医药电商还未显示出颠覆行业的实力,但服装、3C、快消等实体零售已经历了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多重洗礼和行业格局的重组。华润资产敏锐地感觉到:没有一个电商巨头是从传统零售大鳄进化而来的。这给了华源大药房这个小微连锁药店一个启示:跃入电子商务的滔天巨浪中,不是单纯靠奋力搏击可以成功的,只有坚持创新才有可能、有机会鼎立潮头。 

 

健一网团队励精图治一年,即实现销售规模过亿,并登上天猫医药馆销售冠军宝座。2012年,健一网开始获得华润集团的关注,除了在管理上给予健一网大力支持,华润集团还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扶持项目运作,此外还提供了工业与终端资源的配套支持。这些都成为健一网驰行在发展快车道上不可或缺的助力。 

 

2013年8月,健一网归入华润集团战略部直管。  

>2010年成立的健一网为华润集团着力培养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目标是医药行业B2B及B2C业务领先者

 

在战略部的指导下,健一网梳理战略,明确定位,协同资源,获得了广泛的价值认可。这一年,健一网在中国医药B2C销售额排行榜中位列第一,首度跻身中国药品零售企业百强;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文化节上,健一网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在ECECHINA评比中成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网络零售商”之一。健一网总经理何涛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华润资产旗下成立华润能源服务公司,开始在能效管理领域探索,旨在用资产管理的经验与手段,改变华润重资产结构中的结构性不合理部分,以服务华润众多高能耗企业的节能环保尝试。有着丰富资产管理经验的彭晓吾出任能服公司总经理。 

 

当时,华润信托也在谋求转型,因为主要配置都在房地产上,存在着一定的业务风险,而新能源和医疗无疑是行业发展趋势,已经成功摸索出能效管理路径的能服公司,被集团作为信托转型方向之一的选择,正式将其划归信托。 

 

到了2014年,具金融属性的相关公司归并华润金融控股,华润租赁从华润医药划进华润金控,能效管理商业模式中的租赁属性,使其顺理成章地再次被移植于华润租赁,开拓出能源领域融资租赁业务的新模式。 

 

看上去,华润资产是在清理华源三九的“遗产”,但他们执着并坚定地以创新手段赋予了这些“遗产”新的活力,以期与集团产业板块协同、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同步。他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大资管的黄金十年  

>2006年10月,华润与深圳市国资委等签订了《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股权变更登记后,华润持有深国投51%股权,深圳市国资委持有49%股权

 

2007年,银监会颁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开启信托业的第六次整顿。此后的十年间,中国信托业在全新的制度框架下涅槃重生,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迅猛发展,管理规模从不足4000亿元飙升至逾26万亿元,一跃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信托业迎来了史上最璀璨的一个时代,被誉为“大资管的黄金十年”。以崭新身份亮相的华润信托,一方面,紧紧抓住资管行业的黄金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另一方面,积极依托华润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与优质的实业项目,发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黄金十年”的弄潮儿。 

 

2009年起,华润信托在时任总经理孟扬的主导下,制定了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确立了“以客户为导向,通过持续创新,建立专业专长,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投资产品,为融资者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方案,成为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和愿景,锚定了证券投资、结构融资和基建金融三大核心业务领域,并打造了“让资产更智慧”的全新品牌理念。 

 

华润信托迈出“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一步,就是致力于寻找一条信托公司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条能够发挥其专业专长的道路。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无论选择进入哪一个新的行业,都要对该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依托于华润集团在实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产业投资经验,华润信托显著增强了行业研究能力和市场研判能力,并凭借这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地产、煤炭、基建等重点行业不断为投资者挖掘各类优质项目。 

 

十年一梦大资管,星汉灿烂显河山。随着国内机构与个人财富的迅速积累,多元化资产管理渠道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得以持续迅猛发展。在此宏观背景下,华润信托不仅顺应了行业趋势,谋求债权项目向股权项目、通道业务向主动管理的转型,更加强了产融结合,依托华润集团实业资源,使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回首“黄金十年”,华润信托有得有失、有慰藉也有遗憾。华润信托未曾辜负光阴,光阴也未曾辜负华润信托。 

 

追寻实业风声 

 

自2009年华润集团入主之后,华润银行就分析了银行自身和华润集团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机会,其中包括:消费者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渠道和分销。 

 

产融结合也是银行业内对珠海华润银行差异化优势的普遍认识,与此同时,华润集团制定了产融结合战略,以华润银行为平台,为其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2012年7月,深圳发展银行总行贸易融资总监马黎民加盟华润银行,任职副行长。他是一位供应链金融专家,2000年起带领深发展率先在广州试水供应链金融服务。 

 

马黎民所要做的,就是让华润的金融和产业形成有机结合,以华润的产业为基础,把既有客户转化为银行的优质客户;从产业角度出发,华润银行可以很清晰地了解上下游客户的金融需求。这种模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华润良好的产业基础培养其行业金融能力,建立专业专长,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这是在集团内部产融结合之外,华润银行所找到的自身生存空间——华润是在开放竞争的市场里打拼出来的,并且在多个行业占据龙头地位,这多少也说明了华润上下游客户的市场竞争力,至少华润各个产业更了解他们的上下游伙伴,好客户、好项目总会跟华润银行打上交道。 

 

华润银行一直依托华润集团在能源、电力、地产、燃气、水泥等产业上的优势,贯彻“产融结合”的战略和业务方向。2014年之后,华润银行又借助华润集团在零售商业领域的优势,结合华润万家的布局,推出了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模式从2011年起就提上日程,华润银行率先提出:“让银行变成客户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客户必须忍受的地方”,华润银行不断探索着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于2012年开设了第一家社区银行网点。 

 

与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将社区支行网点开进住宅小区不同,华润银行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华润万家超市里设立轻型、便捷的“店中店”,构建更为轻松、闲适的服务场景。 

 

对于华润银行而言,社区支行网点的意义远不在于它是扩张社区金融服务渠道的一种手段或形式,而在于它融合了传统物理网点、自助银行和智能银行的多种功能,为加快渠道转型、深耕零售业务提供了重要机遇,更是零售银行传统商业模式变革的重要载体。 

 

“多解民生之忧”才能“多谋民生之利”,解决好民生“痛点”,获取创新发展的不竭灵感和力量,便是最朴实的经营哲学。 

 

2014年年底,经济新常态下的华润集团在业务梳理中提出新的突破口:“对于零售、银行以及商业地产等传统产业,将尽快依托互联网实现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 

 

2015年3月,珠海华润银行直销银行上线,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推出直销银行的区域性城商行。直销银行2014年5月份就开始设计,11月份进行内部测试,前后持续接近一年时间,共有“润日增”、“智能存款”、“预付通”、“金融日历”四种产品。 

 

>2011年6月28日,华润银行首家异地分行——深圳分行揭牌试营业,并于7月25日正式开业,华润银行开始走出珠海

 

对华润银行而言,推出直销银行算是追赶互联网金融的应景之作。华润集团同样希望借助直销银行,打通各个产业板块之间的联系,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打破了地域限制的直销银行,突破了华润银行网点不足、客户覆盖能力不足的现实,找到了发展良机。 

 

试水牛熊波动 

 

在华润集团“产融融合”战略部署中,与华润银行、华润信托等成熟主体相比,华润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只是一个年满五岁的后起之秀。然而,华润元大基金在这短短的五年发展历程中,就显现出了金融建树者所具备的价值投资风范。 

 

五年时间里,华润元大基金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起了丰富的市场经验,打造出国内首只跟踪富时中国A50指数的基金,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相继推出以该指数作为投资标的基金,但华润元大富时A50基金仍是当前市场上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中表现最优秀的一只。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华润元大基金围绕“公募”“专户”“子公司”三条业务主线全面发展,助力集团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用市场业绩浇灌出价值投资的“时间玫瑰”。 

 

在华润金控的金融版图中,成立于2013 年1 月的华润元大基金, 是继华润信托、华润银行、华润资本、华润保险经纪之后的又一产融战略主体。在股权结构上,华润元大基金由华润信托与元大证券投资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元大证券”)合资成立,注册资本金3亿元, 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 和49%。 

 

五年A 股牛熊更迭,多变的行情风格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趋势预判实属困难。但华润元大基金在这五年间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累计发行12支公募基金产品,覆盖货币基金、纯债基金、二级债基金、灵活配置基金、偏股混合基金、被动指数基金等多个产品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线布局。作为华润金控旗下唯一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华润元大经过五年的积淀,现已开始为华润集团内企业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资产管理服务和支持。 

 

首先,A股的结构性行情有着明显的“赚个股不赚指数”特征,与被动式的跟踪量化策略相比,主动管理的投研能力显得更为合适。 

 

其次,A股行情缺乏连贯性、稍纵即逝,跟随策略的配套产品往往滞后于行情。因此,公募基金应以全产品策略,为契合市场需求提前做好供给准备。其中,产品规模问题十分关键。“基金行业的收入主要源于资产管理费,在费率固定情况下,资产管理的规模大小就显得尤为重要。”华润元大基金总经理孙晔伟认为,规模源于两方面:一是营销驱动,如股东提供渠道支持,好比工行支持工银瑞信基金、华润银行支持华润元大基金;二是投资业绩驱动,投资业绩做得好,产品销售一般也不会差。 

 

再次,在马太效应凸显的公募基金里,华润元大基金差异化战略的发力点,其实是在于牌照优势与股东资源的密切结合,以此产生后发优势来弯道超车。“华润元大基金成立时间虽短,但通过前几年的市场磨练,其在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募基金发展规律方面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孙晔伟直言,华润元大基金本身就有着优异的股东背景和资源,在持续深耕市场基础上,尤其是在前端客户基础和后端投研能力的不断积累上,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化结构中机会与陷阱并存,但行情轮换之快,容不得你片刻迟缓,要么硬直杀进去,要么错过”……多么熟悉的一幕幕,竟与华润元大基金成立的2013年如出一辙。诚然,若说从2013年到2017年华润元大基金所经历的熊牛跌宕就是A股市场的全部概貌,则未免言过其实。但起码,华润元大基金通过近五年的市场试水,已认识到了A股市场的特殊性。同时,这个阶段的探索更像一面镜子,照鉴出华润元大基金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发力方向。 

 

员工福利背后 

 

在2010年以前,“员工福利部”是华润保险经纪的职能部门。为开展集团员工人身险业务,华润保险经纪在2010年将其转型为业务部,专注于团体险业务,又称“EB业务”。与个人险相比,团体险以多人方式集中投保,不仅具有价格优势,也能够纳入更广泛的非标群体,进一步突出福利保障的全面性。  

>1996年,华润运达保险顾问有限公司开业联欢会

 

EB业务团队最初只有三个人,但在2010年就与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六家寿险公司一共进行了36个人身险承保项目,实现保费规模接近2000万元,覆盖到水泥、燃气、零售、地产等业务单元的员工福利统筹。其中,人身险项目除了涵盖到意外保障、重大疾病、住院医疗等人身保障产品外,还有针对集团出差员工的航空延误、多倍赔付交通意外险等场景化定制产品。在进一步人群细分方面,华润保险经纪随后又对集团经理人群体开展团体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已覆盖到集团七大业务单元。2016年6月,在集团人力资源部委托下,华润保险经纪成立年金工作小组,在拜访其他央企、梳理年金政策等基础上协助集团年金管委会制作出集团年金方案。目前,企业年金方案已与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并取得人设部颁发的计划登记号。截至2018年,业务总收入超过2000万元。  

>1995年7月,华润运达保险顾问有限公司成立

 

在团体险基础上,EB业务还深入到个人寿险业务。个险业务以团体险员工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一方面是作为员工福利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则是为高净值人群发掘甚至定制高性价比的保障方案。2015年5月,华润保险经纪开始筹备个人寿险业务,与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人保人寿等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产品涵盖到个人寿险、重疾、高端医疗险和个人年金险。2016年以来,华润保险经纪采取“团险客户经理+个险销售员”的形式组成项目团队,正式在集团内部推广个险销售。同时,EB业务还利用e润保等互联网平台,对集团员工及其家属开展自购保障计划,其不仅能利用议价能力促使保险公司给华润集团的员工及家属推出性价比最优产品,而且也为其购买提供便利。在与主流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公司合作落地后,截至目前华润保险经纪已形成健全、成熟的个人保险产品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承保人身保险产品外,EB业务还在前端携手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计划,由华润保险经纪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包括体检方案设计、体检报告解读、健康数据管理等体检服务,以及预约挂号、二次诊疗、名医绿色通道等高端服务。在持续增长的基础上,EB业务的保费规模截至2018年11月已达到11.2亿元。至此,EB业务规模稳步提升,覆盖人群逐渐提高,涉及险种丰富多样,渐渐形成了目前员工与家属一起参保,公费与自费互相补充,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的局面。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