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中国人心中的白月光

稻米,中国最常见的主食,它与自西域而来的小麦一起,铸成中国人饭桌“南米北面”的基本格局。水稻这种本土作物,年产量超过2.1亿吨,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因此也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气魄。稻米,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中国人管一日三餐叫「吃饭」,不叫「吃菜」,可见大米在中国人心中有多重要。 大米可自成主角儿,一盘氤氲着热气的炒饭,不用配菜,唏哩呼噜便可痛快扒光。同时,大米又是不可缺少的最佳配角,苏东坡的红烧肉没有米饭,也要咸腻得难以吃下,所有菜到最后,最高的境界就是「下饭」。

 

中国水稻地图一粒好米的溯源

 

7000多年前,河姆渡先民来到水网密布的环太湖平原一带。当时的江浙地区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平原上河道纵横、土地泥泞。在沼泽之中,依靠渔猎为生的河姆渡人发现了一种"野草”——它喜湿喜热,对土壤不算挑剔;它的种子富含淀粉,足以果腹;它每年都能定期收获,填满粮仓。这就是水稻。

 

数千年以来,这种生于泥沼、耕于水田的作物,一直是江南人的命脉。但凡能种植水稻的地方,总会给人"水乡”、“富足”的印象。但如今,这样的地方早已遍布全国:东南至宝岛台湾,南抵热土海南,北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山麓,西去新疆天山脚下……中华大地稻花飘香。

 

南北各异的水土让优质大米在祖国大地上百花齐放。如今,在中华大地上分布有东北、华北、华中、长江流域、华南、云贵高原六大稻米产区,更有1000多个品种的大米。

 

无论是超市还是小区门口的米铺,东北大米都以绝对的优势胜出。 比起口感疏松味道寡淡的南方籼米,油性强、香味浓、口感软糯的东北大米,让其获得了大米届不可撼动的至高地位。

 

东北拥有出了名的肥沃黑土地,地表河流融汇成的河水浇灌,昼夜温差大,138天长生长期,都让这里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大米。

 

辽宁盘锦

 

盘锦素有北国「鱼米之乡」的称号,这里有着充足的河水灌溉,土壤没有工业污染,偏碱性的土壤,为优质粳米提供最有利的生长条件。盘锦大米米粒细长整齐,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口感滑腻,味道香醇,并且直链淀粉含量低,韧性强。

Tips:

大米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其中含有以分支结构为主的支键淀粉和以线性结构为主的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米细比较细长,韧性口感较低,弹性低。反之,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煮熟后的粘性也比较高,米饭韧性口感高,弹性高,产于北方的粳稻就是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口感较好。

 

黑龙江五常

五常肥沃的黑土地是稻米生长的最佳土壤,不仅如此,这里天然河水遍布,昼夜温差大,138天长生长期,都为稻米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加上选种品质高,五常大米米粒圆长饱满,有腹白,呈半透明状居多。煮熟之后,米粒表面会泛着一层油光,油性强,米饭更香,蒸着吃,香甜软糯,油润喷香,煮成粥,香浓稠滑。

 

黑龙江响水

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的响水大米,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米粒细长、色泽青白,米身柔滑且微微弯曲,自唐代便是历朝贡米。响水大米煮熟之后,饱满光泽,油亮亮的,口感Q糯爽滑,带着淡淡的甜。

 

云南遮放

云南省遮放镇是我国现存三个野生稻谷原种地之一。云南民间谚语素有“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一说。

 

遮放是位于云南芒市的一个农业古镇,这里是伊洛瓦底江水系龙江、芒市大河、南木冷河的汇合地,遮放稻区四周群山森林密布,山岭野生动植物、南药品种繁多,每到雨季山风合着雨水,将山腰上屯集的各种物质冲刷下来,给整个坝子覆上厚厚一层水稻生长元素。

 

遮放贡米米粒长而不细,颗粒饱满,米色介于纯白和透明之间,煮熟之后清香扑鼻,粘性适中,口感内软外韧,历史上就被奉为贡米,也曾被周恩来总理指定为国宴用米。

 

宁夏平原

内蒙古与宁夏的河套平原,湿地众多,长久被誉为“塞外江南”。黄河冲积带来平坦的耕地,还有河水灌溉之便利。

 

生长在「塞上江南」的宁夏珍珠米,种植历史悠久,长生长期,高温差,干燥气候和充足日照,又有当地人民引流灌溉,因外形短小圆润,色泽洁白而有「珍珠米」之美称。用宁夏珍珠米蒸成的米饭,颗粒饱满,晶亮油光,粘而不腻,味道香甜。

 

新疆

虽说新疆地处大陆内部,高山环绕,阻隔了湿润的气流,造成干旱气候,但新疆内部有很多条河流。这些河流又常年有来自天山雪水的补给,且新疆地下水源丰富,农业灌溉大都采用地下水,就连较为干旱的南疆地区,都有许多粮食产区和水果种植区,只是饮食习惯的原因,导致水稻种植面积比例较少。

 

新疆抓饭用的多是新疆自产的大米,除了乌鲁木齐的「米泉」,还有专出大米的伊犁查不查尔县,全疆闻名,新疆的大米一年一季,积温大,大米又香又甜又筋道。

 

河南原阳

河南原阳县地处豫北平原,北面是黄河故道,南面是黄河高滩,有大面积的背河洼地和黄河水灌溉。

 

这里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平均温度高,满足了水稻生长对高积温的要求,秋季光照时间长,利于灌浆结实和养分积累,稻区的土壤是经过黄河冲积改良后的潮土。在黄河及其支流沉积物上发育的潮土,含碳酸钙较丰富,土壤碱性强。同纬度上,这样的土质十分稀少,这种类型的土壤赋予了大米先天的弱碱性,蒸出的大米自然软筋香甜,米汤也甜稠飘香。

 

Tips:

积温,指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积温一般以摄氏度·日(d·℃)为单位。

 

江西万年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湿地辽阔,河渠纵横、塘堰棋布,亚热带季风环绕,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万年的稻米主要种植在高、中丘陵地区,这里山高垅深,土层较厚,土壤属偏酸性粘土,当地人称“冷浆田”,灌溉用水源取自周边的山泉水,终年不绝。

 

万年贡米的前身是一种名叫“坞原早”的野生稻,它有着野生稻最为明显的特征——长有“谷芒”。明朝正德七年,万年知县为答谢朝庭建县之恩。将该县东部归桂乡出产的“坞源早”制成大米进贡,皇帝食用后传旨“代代耕作,岁岁纳贡”,“万年贡米”也因此得名。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米,万年贡米在南北朝时期便专供皇室了。 万年贡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米粒细长,个头比较大,像一个梭子一样,入口软绵,质地醇厚,透着微微的甜,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别具风味。

 

四大米市

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种桑养蚕、围海晒盐、采摘茶叶等产业成为这里农业的主基调。为了保障粮食供应,水稻的种植区转向了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地区)以及江西一带。民间的谚语,也从"苏湖熟,天下足”,转向了"湖广熟,天下足”。

 

洞庭湖与鄱阳湖,成为新的粮仓基点。清代的四大米市——江西九江、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湖南长沙,都位于湖广地区向江南地区转运的枢纽上。这其中,长沙逐渐成为第一大米市,售卖粮食累积的财富,也成为湖湘人才在晚清爆发的一块基石。

 

湖南多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大河在境内奔流,最后汇入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水系总开关”——洞庭湖中。江湖塑造的平原水乡,季风带来的雨热环境,加上湖南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地势,让她成为水稻生长的"桃花源”。

 

无锡

 

无锡,建县始于秦汉,沿用至今,历史上曾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素有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的响誉,又是中国民族资本家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无锡800里太湖水系众多、土壤肥沃,便利的交通自古以来就促成了这里农工商业的兴隆,历来是粮油集散中心。

 

长沙

 

长沙米市,其雏形可追溯到北宋晚期,当时的潭州已能制造载米万解的大船,往来湘江,运送大米。到清雍正初年,湘江上运米之船"千艘云集",直销汉口,再抵江浙,盛极一时。长沙附近的易俗河已成为百谷总集之区,"粮仓相比,米袋塞途,年贸易额达200余万担"。

 

九江

 

九江商品米的来源,一是本地米。九江及附近县为长江、鄱阳湖、修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和幕阜山脉的丘陵谷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此为九江米市的主要来源。二是外省客米。主要是与九江市毗连的安徽、湖北两省沿江等地的稻米。这条传统的流通渠道一直延续至今。

 

芜湖

 

芜湖米市,自古以来都居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所以这是也是四大米市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说无锡应该是四大米市之首,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97年投产的益新(机磨)米面公司,规模居当时全国同类工厂首位。

 

等待使命召唤的4800个小时

 

华润五丰大米市场业务中心-卜俊霞

清明到谷雨:晒种-选种-育秧

 

我藏在黝黑的谷仓中,过了冬,没见到雪,却听到了他们说雪化了。“水稻王国"五常市肥沃的黑土地覆盖着清澈透明的雪水,今年或将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听到了外面的风还在呼呼作响,紧了紧我的外壳,继续冬藏。这时候一双粗糙的大手搅动了我们,从仓里把我们带出来。突然看到阳光,有点刺眼,但又有点温暖。

 

4月的天暖和了,可是早晚却还是很凉。我们白天被晒在太阳下,享受着10多度以上的日光浴。我知道了,他们在“晒种"。太好了,我们的生命旅程又开始了。

 

3天后,我们被裹上石灰、黄胶泥等外衣进行消毒,然后再泡入清水中,反复两次,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有小伙伴因为重量等原因不达标,漂浮在水面上,那很遗憾,它将与我们终生分离。他们说这是“选种",淘汰发育不好的种子。接下来的旅程是进入秧苗盘,上下都盖上肥沃的黑土和有机肥料,用塑料薄膜封住,等待我们的新生——发芽。这是“育种",是我们生命辉煌的延续。

 

立夏到小满:插秧-缓苗

 

进入5月,立夏了。我们在育秧棚里密密麻麻、互相拥挤,争夺更多阳光和水分,也期待着进入更大的空间,让我们自由生长。终于他们来了,他们唱着“秧门一开,风调雨顺",接着,我们随着育秧盘被卷起来,放到车上,被送到像四方镜一样的田地里。清晨,四点半钟,天还是雾蒙蒙的,但依然能看到他们穿着水衣、带着干粮、说说笑笑地走来了,把我们放到了秧苗大托盘里。只见他们弯下腰熟练地把我们插入水地里,每4-5棵插在一起,也叫“一窝",每一窝之间大概有两拳宽,行与行之间大概有一尺二的空间,这是五丰公司要求的,也是祖辈告诉他们能够给到我们最好生长空间的尺寸。夕阳西下,水稻田里映照出火红的天空,一天的忙碌该告一段落了。他们谈笑着晚上吃什么,今天干了多少活,结伴回了家。在五丰五常有机水稻基地,如此的场景大概要持续8天左右。

 

插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生死考验,我们进入田地后,需要2周时间进行适应“缓苗",但有经验的五丰农人,让我们非常安心,每一年都顺利度过“缓苗"的危机,缓苗后的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在这片田地的生长之旅。

 

大暑到立秋:抽穗开花

 

大暑过,万物生长,都在为新生代的诞生努力着。进入8月,立秋前,我们抽穗开花了。我们是雌雄同花,颖壳逐渐张开,顶端伸出几支雄蕊花药,花药中挤满了花粉,在颖壳的底部,如芝麻粒一般大小的雌蕊柱头也伸了出来,期盼花粉的到来。这是我们的蜜月期,在这个期间,五丰农人会尽量少踏入稻田给我们留下安静美好的空间,只有1-2天的时间,他们要进入稻田进行“拔杂",就是为了保证五丰稻花香的米种纯度,去除掉杂稻。

 

>清人汪范所作《农耕图》

白露到秋分:收割-自然晾晒

 

9月份,秋收了。

 

听到了吗?锣鼓声响起来了,看到了吗?我们都结果子了,低下了沉甸甸的头。

 

我们看到了来五丰基地体验丰收的城里人,也迎来了我们的新旅程。我们被连着稻杆一起收割下来,捆成捆,码成一垛一垛的,在田地里晾晒两周,让我们的水分从18%自然风干到15.5%左右,这种晾晒方法让我们避免了进入了大型机器直接烘干导致烘干不均,口感不佳。晾晒完成后,我们直接在田里被收割机进行完整脱粒,再进入工厂,进行最后的环节。

 

寒露后:脱壳加工-迎来使命

 

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难的。

 

刚从田间被运输到工厂时,他们叫我们“潮粮",潮粮还要进行多环节的低温慢烘,然后带着完整的稻壳被存入保鲜粮仓。仓库全年恒温,专人管理,每日对我们身体状态进行测温等仔细检查,以保证我们的品质新鲜稳定。五丰工厂采用短保柔性式生产,他们在接到订单后才把我们从保鲜仓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加工时我们(五丰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采用单独的生产线,以保证我们的纯度,防止其他米种混进来;其次采用轻抛光,低温碾磨,减少大米养份流失的方式进行加工,采用高阻隔包装材质,阻隔空气,氧气、防紫外线等进行产品锁鲜;加工及包装完成后的成品在24小时内发往全国各大商超。所以我们可能在出厂后的3天就可以出现在你们的餐桌上,完成我们的光辉使命。

从诞生之日起,我们经历了从育种到入库的重重关口,还有大美的山水、厚达2米黑土层的滋养,五丰农人的辛勤照顾……4800个小时的等待只为完成一个使命,就是为千万家庭送去营养和美味,成为人们唇齿间值得品味与眷恋的满足。

 

谁家莲花吹散,黄昏茶泡饭

 

集团法律合规部-何书泉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从小学我就开始了脖颈上挂钥匙、自己蹬自行车回家的经历。每天先于爸妈回到家,自然是没有饭吃的,如果饿了,开水泡冷饭再搭配一块臭豆腐或腐乳,就是正式晚饭前的加餐。直到现在,偶尔犯懒时也常这样对付一口,这也算是与泡饭结缘了吧。

 

年少初读《红楼梦》,读到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宝玉去芦雪庵烤鹿肉之前,在贾母处嚷着饿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咽完了"。当时孤陋,就只当是贾府的公子跟我一样,开水泡饭就咸菜,确不识"茶"之味。

 

毕业后,初到四川,有一次与几个好友到茶馆摆龙门,因为牌技不佳就只在一边喝茶,久了自觉有些饿,而大家又还在兴头上,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朋友帮我点了份"茶泡饭",并教了我一句四川俗语,"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茶泡饭简单,用剩下的米饭,加入四川的绿茶,稍微泡一下,米香混合着茶香,碳水的甜融合着茶多酚和咖啡碱的苦涩,简单分明,别有清欢。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也钟情于茶泡饭。这位美貌才华集一身的少女厨艺高超,不仅发明了虎皮肉的做法,还会做甜品桃膏瓜膏,而清淡的茶泡饭,传说她每天都要吃一顿。在《影梅庵忆语》中,董小宛也惯常用温茶淘饭,取其清香。"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质无一所好,每次吃饭,均以一小壶茶,温淘饭,此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时已有。"

 

传闻最早的茶泡饭,是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茶粥"。将茶叶捣碎加入到米饭中,再用水煮熟,类似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仪——擂茶。在《清实录》《四库全书》等众多文献资料中,也有对"茶泡饭"的记载。那时的"茶泡饭"通常有龙井水晶虾仁泡饭、绿茶红袍熊掌泡饭以及红茶一品燕窝泡饭,不是寻常之物,是达官贵人在自家公馆里设的家宴美肴,不过这样的"茶泡饭"多了些奢靡,少了一些清雅,剩下来也就成了残羹。

 

在日本,茶泡饭是日剧动漫里的常客,和拉面并称国民夜宵。日本人最早吃茶泡饭可追溯到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贵族们,习惯将炊饭或蒸饭加上热水吃,到了夏天,就换成凉水,做成"水饭"。《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也有提及。到了室町时代,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大师将茶从中国带回日本,泡饭的白水也变成了奢侈的茶。《信长公记》中就有记载日本战国时代著名武将织田信长吃热水泡饭的场景,可以窥见当时泡饭作为轻食已经慢慢普及开来了。

江户时代后,提供简便餐饮的店铺"茶渍屋",变成了典型的庶民快餐场所。然而最终将这一"快餐"提升到美食高度、真正认真去钻研的人,是日本著名的美食家、陶艺家北大路鲁山人,他开办了餐厅星岡茶寮。他认为,"最高的美食其实完全无味。但是这无味中,却含着无穷的魅力"。

 

日式茶泡饭制作继承了简单的美学,选用具有香味和苦味的煎茶或抹茶,配上放凉的米饭,再点缀上其他配料。传统的日式茶泡饭,搭配着最不起眼的食材,如梅干、海苔、盐、酱油等。若是加上像咸鲑鱼、鳟鱼、金枪鱼、虾还有天妇罗等原本独当一面的食物,就属于锦上添花了。

 

每个细节处,日式茶泡饭都暗藏心思,把吃饭变得更有仪式感。假设米饭表面平铺着金枪鱼生鱼片,那就要从鱼片的一侧开始均等浇上茶水,令鱼片表面变白。待茶漫过了米饭表面时,用筷子把鱼片轻按进米饭中,让其背面变熟,这样油脂香味就充分混合在茶香里了。

 

日剧《深夜食堂》有一集说的就是茶泡饭:大龄未婚的三姐妹都喜欢茶泡饭,一个喜欢梅子,一个喜欢鲑鱼,另一个爱加鳕子。都食堂老板劝三姐妹别吵架时,运用了茶泡饭来比喻每个人的取向和想法,"每种茶泡饭代表一个人的口味,每个都好吃,但要试试别的口味,换位思考"。寻常物,却在深夜给了很多人温暖。

 

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就在电影《茶泡饭之味》中,用茶泡饭之味直指细水长流的夫妻感情。整部电影平铺直叙,没有感情冲突,和茶泡饭一样表达简单质朴的美学。茶泡饭在里面不仅是道具,也是电影的灵魂。茶泡饭在日本已经不只是美食,还自带文化内涵。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茶泡饭或许最早都源于简单与清贫。不用高超的烹饪手法,无需太多奢侈的食材,简单一壶清茶,一碗凉米饭,一泡即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小林一茶这样写茶泡饭:"谁家莲花吹散,黄昏茶泡饭。"傍晚的风送走酷热的暑气,莲花吹落,荷香袭来,夕阳洒在窗前,窗下的人手里捧着一碗茶泡饭,些许的治愈,无尽的惬意。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