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

“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一碗碗面条隐藏在街巷,酝酿在家中,蒸腾在路上,植根于生活,成为中国人饮食观最好的表达方式。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向来博大精深。千年炊烟孕育了数千余种面条的做法,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的面条文化。

 

2002年,考古学家在被称为“中国庞贝”的青海省喇家遗址中,发现了裸露在岩层中长约50厘米、宽约3毫米的小米面条,也是世界目前为止出土的最早的面条。这次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面条的国家。中国人爱吃面食。滚烫爽滑的面条,和着面汤,大口咀嚼,麦香四溢,口味独特。一碗面,给予了果腹的满足,熨帖了游子的乡愁。

 

山陕面食争霸赛

 

面食在北方遍地开花,拥趸甚多,其中陕西和山西的地方面食最为知名。在黄河的哺育下,两地的面食既水乳交融,又风格迥异,那么谁才是中华面食的王者呢?

 

同宗同源 传承悠久

 

陕西和山西地处东亚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受土壤、气候、水利资源等因素影响,两地普遍种植稻、黍、稷、麦、豆等五谷杂粮。

 

陕晋地处高寒地区,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凭借“一滴汗珠摔八瓣”的劳作糊口,少有饮水啜茗的机会,唯有依靠温热的食物,补充水分、盐和热量。用粉碎后的五谷制作面食,符合当地人的饮食需要。

 

同处北方的陕西和山西是我国的杂粮产区,尤以小麦为重。小麦富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元素,《食物本草》记载:“小麦,味甘温……主补虚。久食之,实人肤,厚肠胃,强力气,养气,补不足,助五脏。”是面食制作的上佳选择。

 

早在西汉,长安的皇宫设有“汤局”,专为皇帝和后妃制作面食。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收集了蒸饼、煮饼、水溲饼等面食。而山西的百姓,特别是农家妇女,以做得一手好面食为荣。《河东备录》感叹:“并(州)代(州)人苦于嗜面。”足以证明,延续两千多年的面食,得到了各个阶层的青睐。

 

民间用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方法,重塑粉状粮食的状态,再通过蒸、炸、煎、煮、烤等烹饪手段,丰富面食的口感。

 

山西面食:花样繁多,一切皆可“面”

 

山西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大,多旱少雨,气温偏低。各地因地制宜,种植适合的粮食作物。据《山西通志》记载,山西出产的谷类有黍、稷、粱、麦等, 豆类有黑、绿、黄、豌、豇、扁、小豆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农耕条件,形成了山西面食用料广、花样繁、制作精、食法殊的特质。

 

在山西,面不仅是小麦做的,高粱、玉米、大豆、绿豆、豌豆、土豆、荞麦、莜麦、小米、榆皮、藜麦等都可以做成面。

 

陕西面食:追求色、香、味、形的调和

 

中国的地图犹如一只精神抖擞的雄鸡,陕西的位置刚好就落于雄鸡“胃”的那个位置。

 

在陕西,吃上一碗面,是妥妥的舒服啊!一碗地道的陕西面,加上一瓶冰峰,即便没有花式浇头的辉映,也能吃出麦子的香甜。

 

山西

 

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面、拨鱼、剔尖、饸饹、猫耳朵,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面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数品种,山西能吃到更为多样的面食,略胜一筹。山西面食侧重制面的技巧。杂粮面、莜面、荞麦面、豆面、红面、高粱面,统统都到碗里来。杂粮做面,质地粗糙,粘性欠佳,百姓在制作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风靡山西的包皮面,用小麦粉的顺滑中和高梁米的涩滞,追求细致温糯的口感,体现了山西面食粗粮细做,细粮精做的特点。

 

另外,山西面食还有三大讲究:浇头、菜码和小料。浇头用炸酱、打卤、蘸料、汤料等突出本味,菜码包括山珍海味、农家特产等,丰富面食的营养,小料因季节而异,酸甜苦辣咸俱全,有山西醋、辣椒油、芝麻酱、绿豆芽、韭菜花等,表现出面食口味上的层次感。

 

陕西

 

陕西的面食种类相不多,三原的疙瘩面、岐山的臊子面,西安的油泼面、户县的摆汤面,杨凌的蘸水面、biangbiang面......以上的任何一碗,都是一顶一的美味!

 

陕西的面食注重味道的调和。手工制作的面食,和臊子、油泼、酸汤、羊肉等辅料搭配,相辅相成,诸味协调,味形俱佳。西晋文学家束皙赞誉陕西手擀面:“玄冬孟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生动地突显了陕西面食的色、香、味、形。

 

作为陕西面食的典范,岐山臊子面面条细长,臊子鲜香,红油浮面,筋道爽口,汤味酸辣,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美誉。Biangbiang面、棋花面、清汤面、浆水面、米儿面、麻食面等,异彩纷呈,变化无穷。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的面食至少有50种之多。面食花样的改变,带来的是视觉和口味上的差异。

 

中国面条地图天南海北一碗面

 

出门在外,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那碗面。面条,被赋予了家乡的风味、颜色和文化内涵,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碗面就代表着家乡的味道。

 

中国人吃面已有4000年之久,面食种类繁多,人们日常食用的面条超过了一千两百种,俨然形成了一幅别开生面的面食帝国版图。

 

武汉

 

没有一个城市像武汉一样,将“过早”看得如此隆重。

 

大街小巷遍布早点摊,早上五点至十一点,街坊们穿着睡衣拿着不锈钢盅子穿梭如云。热干面师傅下面淋酱,撒作料,一气呵成……率直响亮的武汉话和哧溜哧溜的吸面声混在一起,在江城上空绵延不绝。

 

而热干面之于过早,则像长江之于武汉。无论是四十多度还是零下十度,不过是搭配选择冰米酒还是热豆浆的区别。

 

碱面滚水煮烫,长筷在大锅里翻动,熟至七八分时捞起,加卤水,咪咪辣,酸豆角,萝卜丁,又或者什么都不加,只用芝麻酱、红油、酱油调味,也一样爽滑劲道,香浓味美。

 

江水东流,风起风停,码头造就的热干面,靠它的咸辣香浓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饕餮客。

 

兰州

 

长江码头造就了热干面和重庆小面的快速咸辣,而兰州,这座黄河穿过的城市,则创造出了牛肉面的汤清面精。

 

兰州拉面,拉面是主体,全道工序需要和面师傅“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溜条顺筋”做出了面剂子;拉面师傅抓起面剂子拉抻、对折、摔打,最后由顾客决定面型的大小粗细。

 

清汤是灵魂,大块牛肉、牛骨、土鸡,加上几十种香料,熬上4个小时才有的清澈见骨,再加入牛油或是鸡油,调成淡茶色,放在面档里的大锅继续滚着,随时等待浇入刚煮好的面条里。

 

而只有这样的汤,才值得兰州人起大早去吃一碗。萝卜去腥解腻,通透香软,牛肉厚薄刚好、柔酥鲜活。浇辣子是最后一步,滚烫的菜籽油泼到辣椒等香料里做成的辣子,一头撞进热汤,撒上新鲜的蒜苗和香菜,香味强势地扩散开来。

 

北京

 

在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里头,老掌柜的跟别人说“我这身体硬硬朗朗的,你要给我炸酱面,我还能吃三大碗呢!”炸酱面,就是老北京的本命食。

 

炸酱面的灵魂就在于那一碗酱,酱是用五花肉丁做原料,把肥肉炸出油,肉丁自然不腻。老北京人称为“小碗干炸”,其中的重点就在一个“炸”字,一煮,整锅酱就算完了。

 

面一定要手擀,而且只吃抻面和切面。面粉、盐、水和好醒透,擀成大面片叠起刀切。酱是稀稀的黄豆酱,带着零星的豆瓣,咸甜恰宜,再可以加入肉丁,羊肉末、海米、茄子、香菇、鸡蛋,小碗干炸,丰俭由人。

 

炸酱出来了,就准备菜码儿,菠菜白菜黄瓜丝儿,青黄豆嘴儿水萝卜,各色面码随着时节,层层叠叠堆在碗里,藏着一家子的春夏秋冬。

 

四川

 

红油是担担面的精髓,碎肉臊子是担担面的灵魂,而一小把碎米芽菜,才是担担面的画龙点睛之笔。要是在冬天,还能发现长在四川人心尖尖上的豌豆颠儿。

 

滑爽的面条与香酥佐料交缠,调料里的辣甜鲜酸在舌尖释放,哧溜几口一碗面即见底。难怪担担面在成都还有“三口面”的别名,不过这三口不是指吃面,而是一口吃完面,再一口喝完汤,还没过瘾,最后叹一口气:“这么好吃的东西,两口就没了”。一口面,一口汤,一口叹气,真是回味无穷。

 

香辣可口的担担面作为入蜀“第一面”,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四川的“面食名片”。

 

河南

 

烩面在河南面食中最具知名度,它是河南的一张名片,代表着中原豫地的饮食之风。

 

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烩面里的面是宽而薄的,易入味又筋道;烩面的汤是其精华,因为那是上好的羊肉反复熬制而成的,肉烂汤香。店家做好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香菜、辣椒油或醋等提味,更能让人一口气吃下一大碗,意犹未尽......

 

镇江

 

俗话说的好,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镇江三怪里,最怪的当属“面锅里煮锅盖”。没错,来镇江,你可以不吃肴肉、河豚、蟹黄汤包以及无数河鲜,但必须到寻常巷陌走一走,吃碗锅盖面。

 

如今,“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是对镇江锅盖面特色的高度概括。“水要多火要大,望风吃面”是其直观的形象:大锅下面,锅里漂着小锅盖煮面,四周透气,面条有筋道,加之“浇头”鲜嫩,味道更佳,待食的面客排队吃面,不久,一碗滚烫鲜美的面条端到面前,店里面坐满,外头蹲着、站着,迎着风、呼啦呼啦吃着……

 

现在镇江锅盖面已列为镇江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小吃金鼎奖、入选中国十大面条。

 

杭州

 

“片儿川”是杭州本地著名的特色传统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一样的面条,出了杭州地界,只能叫雪菜笋肉面。

 

最早的片儿川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如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清朝某年浙江举行乡试,到杭州赶考的读书人很多。各地考生齐聚杭城,店主为了招徕这些读书人的生意,就以倒笃菜、笋片、猪肉片烧制成的面食专门供应外地考生。

 

后来有一常来吃面的书生得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放榜之日特地来到店里向店主致谢,因小面店还没有招牌,就当场题写“奎元馆”三字作为招牌,从此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震,食客盈门。

 

一碗片儿川的好吃与否,其实全在这浇头,一定要先将笋片、肉片与雪菜用沸水氽煮,再加人工手制的面条烧煮而成。因“氽”与“川”同音, “片儿氽”就叫成“片儿川”。

 

江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昆山是吴越文化兴盛之地,出产了细腻婉转的“百戏之祖”昆曲,也出产了“鲜”打天下的奥灶面。

 

一碗奥灶面,处处体现着南方才有的细致入微。面条是嫩滑筋道的龙须面,面汤用鱼鳞、鱼鳃、鱼肉等材料,加上花椒、桂皮、茴香籽、大料等调料精心熬制。最常见的浇头,“一红”是红油爆鱼,“一白”是白汁卤鸭,此外,还有焖肉、爆鳝、虾仁、腰花、素鸡。

 

而与北方面条讲究顺滑、一煮一大锅不同,奥灶面不在多,最好在汤水里浮浮沉沉、若隐若现,这也反映了南方对面食的不求吃饱、但求余味的兴致。

 

昆山人把好的昆曲唱腔比喻为“水磨腔”,意思是就像水磨一样圆润细腻,而这种特点也反映在奥灶面上。但正因为讲究鲜味十足,苛求精妙,离开江南,大部分人是没有口福吃到奥灶面的。

 

吉林

 

在整个朝鲜半岛,冷面通常被认为是北方咸兴、平壤等地的食物。它和玉米温面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面条。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土豆淀粉的。其中尤以荞麦面冷面为著称。一般用牛肉汤,把煮好的面用凉水冲,然后放到碗里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汤(切记汤必须要凉)和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葱、芝麻、辣椒、松子、苹果或西瓜切片。

 

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夏日的炎热统统抛到“面铺”外。

 

  • 延安香菇面

     

    延安人对香菇面的钟爱,始于公元1988年。虽然历史才30多年,但延安人民对香菇面的热爱却始终有增无减。

     

    而一碗正宗的香菇面,汤,必须是清爽鲜咸的海鲜汤;丸子讲究“一南一北”,即南方的水汆丸子和北方的油炸丸子。香菇切片炖煮,辅之以纯瘦的里脊肉片,炸酥的猪排骨以及切碎的木耳,再撒一把新鲜的海米,煎、炸、炒、炖,一道程序都不可少,最后方能做成勾人食欲的香菇海鲜汤底。

     

    而面,必须是“杠杆面”,以一碗面粉两个蛋的比例加水后拌成面团,将面团置于2米长的粗木杆下“千锤百擀”,最后,面团被锤擀成一张张面饼,再用机器绞成面条。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根根筋道,入汤半天都不会“浸”。

     

    最后,还需标配一颗糖蒜作为小料。汤、面、料三重口味的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正宗的南泥湾香菇面。

     

    延安香菇面由来

     

    1988年,创始人李冲创办了第一家南泥湾香菇面,店名就叫“老李家香菇面”。

     

    老李,名叫李冲,红军长征时期,李冲跟随部队来到陕北,参与到屯垦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中。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挡住他身为广东人爱吃会吃的本性,因他“吃货”的名声,部队大灶把他“请”到灶上做过饭,王震、叶剑英、谢怀德都尝过他的手艺,并对他的香菇面赞不绝口。受到了首长们的赞扬后,他也留守在南泥湾建设兵团工作。

     

    改革开放后,他和儿子继续钻研,经两代人的不断改进,使香菇面汤味更鲜美,面条更劲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泥湾特色美食。

     

    香菇面和华润的红色故事

     

    2021年6月21日,延安华润希望小镇正式竣工落成。这座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马坊村、规划面积280亩的希望小镇,未来将利用华润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项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座希望小镇,华润资产投入15万元建成了一间特色面馆,延安香菇面的传说将在这里继续流传......

     

  •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