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回望香港十三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由英国殖民地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香港同胞从此成为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香港经济从此步入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格局。

回归前,因担忧两地政治、社会情况不同,不清楚回归后可能面临的变化,香港许多居民急匆匆办理了移民。当时,在最后申请英国殖民护照的一个月,入境处的大楼门前天天排着长龙。平稳回归后的香港,也曾面临荣景不再的挫折与黯淡。亚洲金融风暴、SARS侵袭、失业率上升等,不断使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随着内地与香港生活、经济往来的进一步加深,原本隔海相望的香港人不断将自己的脚印留驻在内地的各个角落,彼此陌生的面孔逐渐变得熟悉而亲切起来。那本薄薄的英国海外护照,不再是人们争相竞取的贵重品。而起初默默无闻的特区护照,变得愈发厚重起来,越来越受港人的欢迎。特区护照不仅可享受全球多达134个国家提供的免签证待遇(其中47个国家更是英国海外护照所没有提供的),更重要的是,持有特区护照在国外如遇到意外事件,将会得到中国领事馆的及时保护。港人对特区的信心和归属感大大增强。

经济方面,受国际大环境及客观自然条件影响,香港遭受多次打击。然而,在与大陆的密切交往中,港人清楚看到了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庞大市场需求的魅力。香港人意识到必须要转变思路,顺应潮流,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迅速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阻力,恢复活力,保证香港经济能够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80年代的香港人讲广东话及英文,在名牌店内的售货员可以讲粤语、英语及日语,大陆游客想要用普通话去沟通是比较困难的。然而自2003年6月大陆与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来,大陆游客每年为港带来数百亿的消费额和更多的商机,掀起全港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潮,现在就连几十岁的阿婆也可以用普通话交流。大陆经济为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在大陆的支持和香港人的努力下,香港经济呈现出一番新的荣景。

这十三年间,香港人对祖国大陆的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更是与日俱增。这其中,大陆与香港的经济纽带功不可没。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更多香港人放弃了英国海外护照去换特区护照;更多香港人北望神州、背靠祖国,北上工作;更多香港人努力学习普通话,与祖国内地进行更紧密的交流;更多香港人关心中国的事,中国人的事,关心这个地方、这个国家、这片河山的事。在港人的关注中:神舟载人飞船傲游太空;运动场上,中华健儿屡获殊荣,扬名海外;中国经济腾飞,全民向着小康社会奋进;国力逐渐强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文/ 黎婉贞[华润投资联席董事]
回到目录      下一页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