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勇哥,是深圳东门商圈一些年轻的商家对吴志勇的称呼。虽然被称为“哥”,吴志勇却是不折不扣的80后。21岁的他,来自陆丰,家住海边,父母以捕鱼为业将他和哥哥培养长大。高中毕业后,吴志勇来到了深圳,在南山区摆过地摊,卖过小商品,直到去年加入了华润怡宝,成为一名销售员,吴志勇算是真正稳定了下来。

东门片区是吴志勇的业务范围,总共3条路线,180多家终端商。他每天需要巡场60多家,也就是说每隔两天,他就需要和这里的终端商打个照面,难怪大家一见他,便很熟络地攀谈起来。每到一家店,吴志勇都要从店家的仓库里抬出一箱怡宝水,拿几瓶放在饮品陈列柜里,很认真地码放整齐,放在显眼的位置上,然后再和店家聊上几句。话语间免不了是让对方多订几箱水,几句话下来,四五箱水便已落在了订单上。对吴志勇来说,跑东门片区,有着利好的条件。东门的很多终端商都是潮州人,语言相通为他的业务开展创造了一些条件。“用方言,比较好沟通。”吴志勇说,这应该也是公司在安排销售人员时的特殊考虑。

因为是一个商业密集的老街区,东门的商家基本都属于传统渠道的终端商,但因为这里人流量大,成为众多饮品争相抢占的地盘。很多竞品为了能赢取市场,不惜投入大量产品,送给终端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也不惜投入更多的促销员,增强销售力量。就在吴志勇巡店的时候,我们还撞到了益力、百事等其他竞品的销售员。同时在一家店贴宣传海报,吴志勇故意绕开了,跑去了另一头。他说,不想引起无谓的争端,有时候不同品牌的销售员会因为这种事而打架,他也未曾幸免。

在竞争环境如此激烈和复杂的条件下,吴志勇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把服饰批发市场里楼上楼下的小卖部都争取过来,卖起了怡宝水,哪怕是只具备一个冰柜条件的商家,也是吴志勇的“衣食父母”。“让终端卖你的产品,必须要让他觉得能赚钱,不然这些做小本买卖的生意人是不会随便卖新产品的。”年龄虽小,但吴志勇早已将这里终端商的心理摸透了,他经常给商家算一笔帐,同样是水,怡宝一支水的进货成本低于别的品牌,售价却是一样。会算点小利的商家,自然会选择怡宝水。更何况,“怡宝水还有点甜”,吴志勇笑着说。

7月份,竞品益力在东门送了800箱水给终端,怡宝送了207箱,一个月的销售量益力是5600箱,而怡宝是7000多箱。也许这个数字并不十分精确,但从成本投入的角度来看,至少在这个片区,在这个月,似乎怡宝水的效益更高一点,这里面自然有勇哥卖水的影子。“夏天是个好季节,饮品的销量大,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多卖点水。”

8月的深圳,阴晴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又是倾盆大雨。吴志勇背着一个装有宣传海报的背包,负重10多斤,在烈日下穿过,在雨水中趟过,身上那件浅绿色的制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跟着他跑了半天,不知不觉竟走过了20多家终端。来自于“温室”里的我早已两腿发麻,大汗淋漓,不知什么时候他买了两瓶怡宝水,递给我一瓶。我问他平时喝别的饮料吗?他说:“自从来了怡宝,只喝怡宝水。”我问他辛苦吗?他说:“我这里不算很辛苦,因为终端比较密集,不用换车,走两步就行,我的很多同事比我更辛苦。” 我了解到,吴志勇的收入不算高,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不够他的开销,但他却喜欢留在这里。问他是因为什么?他说“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并提到了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大家去珠海一游的事,显得很兴奋。

就在我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路过一个大型液晶显示屏,他很激动地指着屏幕跟我说:“看,那是怡宝最新的广告。”那一刻,他那灿烂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便是勇哥,一个很阳光、很乐观的80后,一个认真、用心卖水的年轻人。

回想几年前,怡宝还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如今已是全国响当当的饮用水品牌。快速扩张和发展的背后,是每一瓶水的销售艰辛,虽然它们喝起来是甜的,品起来却是“苦”的,是这些一线员工将苦水化为了甘露。而80后或许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力量。在华润饮料,目前一线员工约有3300人,他们中忙碌在销售现场的有1600人,在生产线上的工人有1700人,其中78%是80后。尽管消费品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强,华润饮料也难免遭遇同样的问题,但这些愿意留下来的员工,却一直忠爱着这个企业,默默而深情。
回到目录      下一页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