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换档减速"的新常态期。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走弱,华润的业绩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今年7月份公布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华润跃升了44位,首次进入前150强,名列第143位。

今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华润实现营业额358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5%;利润总额344亿元,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及11%。尽管前三季度受大环境的影响,营业额和经营利润增速放缓,但整体增长仍高于央企平均水平,各项业绩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华润的各业务板块表现出了良好的质素和较强的竞争力。

消费品业务:华润万家积极推动与Tesco的融合工作,同时快速调整运营策略,以应对经济形势走低及电商冲击的影响,雪花精制酒、五丰大米业务、包装水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能源与建材业务:尽管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放缓,华润电力仍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522.8亿元,同比增长3%,发电量达11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水泥业务受益于水泥销价上升、煤价下滑以及华南地区需求稳定,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233.9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49.1亿元,同比增长84%。燃气受益于销气结构优化、优质工商业用户占比提升及加气站投资速度加快,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193亿元,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28.4亿元,同比增长28.4%。伴随着并购扩张、销价上升,预计增长将会持续贯穿本年度末。

地产业务:受益于2013年良好的销售业绩和今年及时的销售回款,华润置地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885.2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229.1亿元,同比增长37%,累计实现房屋销售签约额455亿元。商业地产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前三季营业额和经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和13%。目前华润商业地产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医药业务:医药集团前三季度累计营业额979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12%。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商业板块,商业纯销比例进一步扩大,占总收入的65%,截至三季度已完成3120个二、三级医疗终端覆盖,提前完成年度预算。"医院药品物流智能一体化(HLI)"新增合作医院12家,加快向"系统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金融业务:近年来积极拓展银行、信托和基金业务。信托业务前三季度营业额22.3亿港元,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28.6亿港元,同比增长44%,主要是期内处置非核心业务所带来的特殊收益。银行业务前三季度营业额58.7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12.8亿元,同比增长42%,主要得益于贷款定价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收益信托收益权资产占比提升。

目前,宏观经济环境仍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经济改革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经济仍处在长中短期经济周期的低位,预期投资、消费难有起色,出口温和增长。为此,我们对明年宏观经济发展持谨慎态度,预期GDP增速会进一步小幅下行,需求不足将带来一定的通缩压力,CPI将在2%左右,PPI仍在零以下。由于房市的低迷和较高的杠杆水平,金融风险会在局部暴露,但整体风险可控,且杠杆率也将基本稳定。中国的经济结构也还会持续转型,GDP中的消费和服务业占比会有进一步提升,整体就业压力不大。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集团所处行业运营环境影响不一。消费信心会有所改善,致力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零售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电力市场供需情况总体宽松,发电行业盈利维持较高水平。地产市场有望出现阶段性筑底回升,但由于库存仍然高企,房价不会出现报复性上涨。医药市场需求稳中有升,盈利状况主要看发改委药品价格政策走向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情况。

应对经济"新常态",华润将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的投资并购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通过推动业态创新、结构优化、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5M)"的发展目标。

对于医药、医疗等重点行业及其他新兴行业,集团将研究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比如以财务投资人的身份,进入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新兴行业。对于零售、银行以及商业地产等传统产业,将尽快依托互联网实现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对于能源、建材、住宅地产等与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的业务,将在把握发展节奏、加强精益管理的同时,寻找适合自身能力的转型方向。对于起步阶段的金融业务,将通过充分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和供应链资源,打造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加强风险控制,有效发挥集团的产融结合优势。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带着2014年的成果和期望,站在新年的起点上,华润将以"5M"理论为指导,在"顺应新常态,实现可持续"的道路上开拓前行。

【集团战略管理部 供稿】

回到目录      下一页

新常态下"稳增长"